书中交代了晴雯的来历,晴雯是赖嬷嬷买来孝敬给贾母的,贾母因为喜欢,就给了宝玉使唤,后来王夫人背着婆婆撵走了晴雯,还安了一个勾引主子的罪名。那么晴雯为何不向贾母求救呢? 首先,与晴雯的性格有关。晴雯原本是赖大家买来的奴才,最后赖嬷嬷又将她孝敬给了贾母,晴雯深得贾母的喜欢,又给了宝玉。晴雯虽然只是奴才,但她却很反奴性,不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奴才,从她平时说的话和做的事来看,她把自己当作了主子,忽略了自己的奴性,所以她不愿意因为这件事而去求人。当王夫人撵她出去的时候,她完全可以向贾母求救,但是她没有。心高气傲的她,宁死也不愿意求人。 晴雯是贾母最喜欢的丫头,亲点她为宝玉的屋里人。即使王夫人向贾母汇报已经让晴雯出去了,贾母依然说看着晴雯这孩子不错。如果晴雯向贾母求救,贾母不会不管。 但是晴雯是一个聪明又要强的女孩子,她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当王夫人找晴雯训话时,晴雯已经搬出贾母当挡箭牌,后来王夫人还是把她赶走了。晴雯明白,贾母已经被架空,荣国府的实际掌权者是王夫人,晴雯不能因为自己让贾母为难,所以她没有向贾母求救。 当王夫人找她训话时,晴雯就明白自己在劫难逃。抄检大观园时,她没有委曲求全,而是勇敢反抗。她是唯一一个反抗的丫头。 晴雯是一个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人。不是晴雯人缘不好,没人愿意帮助她,也不是事发突然,晴雯没有准备,而是晴雯根本没想求救。 当她被撵走,病倒在姑舅哥哥的土炕上,宝玉来看她的时候,她没有一句求救的话。这充分证明了,高傲的晴雯根本没有求救的想法。 再则晴雯一个奴才人微言轻,去直接求贾母,这等于打王夫人的耳光,就算贾母可怜她是个好丫头,也不会为了她与王夫人因一个丫头翻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