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丧着进去,笑着出来:吹彩虹屁其实是一项伟大的慈善事业

 董三宝 2019-03-19

最早发酵是在微博上,有网友晒出她被男友拉入一个“Sally夸夸群”的聊天记录。根据截图,陌生群友在线把她从头到尾、360度无死角地夸了个遍,直到夸奖服务结束。

很快,夸夸群风靡高校大学生群,以清华北大复旦三个学校的夸夸群为主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其他高校蔓延,不仅攻占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还创造出过亿的话题讨论量。

3月17日,一场史诗级的辩论赛拉开帷幕。北大和清华双方就“喷喷群和夸夸群哪个更有用”展开一场“神仙吵架”,又把夸夸群送上了热搜榜。

很快,流量池引来了资本的注入,淘宝等电商也出现了夸人专业定制服务,把夸人变成一门生意。

淘宝电商的“夸人”生意

热度来了,讨论的声音也就多了。一时间,关于“夸夸群”的负面评论也此起彼伏。

平心而论,夸人是一种辛苦的脑力活,夸夸群里的彩虹屁虽假,但是表达了网友想要帮助别人,让对方高兴起来的精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吹彩虹屁其实是一项伟大的慈善事业。

1. 丧着进去,笑着出来

“夸夸群”风靡社交,广受好评,说明这是一种深受用户喜爱的社交方式。

“互夸”并不是一种新鲜的社交语言,之前就有一种“商业吹捧”的夸人社交,它是同事、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一种客套,是搞不清真心还是假意的社交形式。

同是“互夸”社交,夸夸群的火爆,则反映了年轻人对中国式客套的厌倦。倒是夸夸群,明码实价的“商业吹捧”,你知道是“商业”的,but you buy it ,and you deserve.

夸夸群的兴起,让人想起去年流行过的一种刚好相反的社群“互喷对骂群”

对骂群

如“肯德基麦当劳互骂群”“吃香菜不吃香菜对喷群”“杜蕾斯vs冈本对骂群”等等,从原本的观点讨论演变成站队互骂、宣泄负面情绪。在现实中无处发泄的负面情绪,通过对骂群宣泄,然而结果并没有“负负得正”,对骂群也因群里戾气太重而被微信关停。

而夸夸群里,没有喷子,没有杠精,没有笑里藏刀,没有唇枪舌剑,没有恶意灌水,没有乌烟瘴气。无论你说什么,都能收获正向反馈,传递爱与正能量,收获了众多好评。

进过夸夸群的人分享他们的用户体验:仿佛经历了一场身心大保健,神清气爽,自信满满,感觉生活也没有那么糟糕。

为何一句简单的夸奖能有如此魔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因此,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些底层需求都被很好满足后,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便成了人们最强烈的需求。互夸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同时也是对彼此的一种认同,满足了人们的尊重需求。

当你在夸夸群里分享一件令你很down的小事情,群友立即在线“开导”你:

-“上课迟到被骂,求夸。”
-“明知道迟到还坚持去上课,是个好孩子!”
-“在某宝上买了假货,求夸。”
-“同学真是单纯可爱,一定是太可爱才会被骗。”
-“冰淇淋掉在地上,求夸。”
-“懂得回馈大地母亲,是个善良的姑娘。”

身处夸夸群,能让你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也称为正向关注或者积极关怀。即用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进而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有过发朋友圈来求关注,但是假如没人点赞评论,我们就会默默删掉动态的情况。相比一个人的落寞社交,夸夸群不仅关注到你的不开心,并得益于群友的“刁钻”角度,让你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消解了负面情绪,传递了乐观精神。

表面是在行“求夸—夸赞”之事,实则是一种社交分享与有效反馈。

2. 夸奖是假的,善意是真的

有专家认为,“被人夸奖”这种方式虽然能让人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但年轻人遇到压力时应该选择更健康的排解方式,警醒年轻人不要沉溺这种无用的“情感慰藉”,逃避现实。

他们认为年轻人进入“夸夸群”,无非就是想听些赞美之词,明知道这些夸赞毫无原则、毫无意义,却仍然愿意听,过分依赖“虚情假意”的赞美,容易发展成一种“病态”心理。

不过,广大网友的表现并没有像专家多说的那样糟糕。面对“夸夸群”,他们更多的是参与这次沙雕文化的围观,见证一场新奇的社交狂欢。

抛开那些插科打诨的“无意义”夸奖,“夸人”也是一门脑力技术活,如何夸得走肾又走心,夸的姿势要优雅、角度要刁钻,要让对方心花怒放,是很考验夸奖者的功力:

—“看不进去书,求夸。”
—“看不进去书说明你的知识水平高于书,逆浓度梯度知识无法自由扩散。”(清华大学夸夸群)
—“我的室友生病了,求夸。”
—“室友生病=SYSB=善有善报,相信他一定会好起来的!”(清华大学夸夸群)
—“。。”
—“哇!太厉害了!这两个句号比我用圆规画出来的还要圆润、有光泽,就好似两颗珍珠,又像极了小姐姐的眼眸,清澈透亮!”

至于被夸奖的人,显然他们也知道这夸奖是不可信。但是,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这些话是彩虹屁,却还是会因此而心情美丽?

美国心理学者 Levine 等人发现,人们感受到的善意,并不会因为它隐藏在谎言里就打折扣。

这些看似不真实的夸奖里,也有着真实的善意和情感支持。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能说这些夸赞毫无意义,因为我们常常陷入消极、负面的情绪世界里,被挫败蒙蔽了双眼,身处其中无法自拔。

它给予分享者一种正面反馈和积极引导,它提供分享者一个多元的角度,去发现其中的积极意义。

3.一句夸奖,双倍快乐

中国人在社交活动里很少向彼此表达肯定,似乎很吝啬一句赞扬。不像外国人那样,如果你夸一位外国友人长得好看,她会大方回你一句“谢谢”;如果是中国人遇到被表扬的情况,我们会“受宠诺奖”,感到不自在,扭扭捏捏地谦虚一番。

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也很少用“表扬”的正向方式来促进孩子进步,而是用“别人家的孩子”“别的班级”作为竞争关系,刺激孩子的成长。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成长的我们,求夸心理很强烈,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的价值来自他人的肯定。

所以,我们喜欢夸夸群,也享受群友的赞美。

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不仅受夸奖的人会收获好心情,夸赞者也会感到心情愉悦。夸奖是一种双向互利的社交行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夸夸群风靡社交网络,一方面显示了我们对“夸奖”的渴求,另一方面也是“丧文化”的触底反弹。

在“人间不值得”“小确丧”“葛优躺”等丧文化盛行的时代,在信息的洪流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如何安放孤独和焦虑呢?夸夸群为我们提供了一方心灵净土。

面对“艰难世道”,来自陌生人的一句善意夸奖、一次小小关注,就能让你迅速回血、原地复活,让你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可爱,生活也没有那么糟糕。

毕竟,在网络暴力肆虐的今天,这样“一人一句夸”的温馨环境,比起每天打开手机,就有一大群怼天怼地的网友把网络搞得乌烟瘴气,要强得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