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力和运动章节复习
2019-03-19 | 阅:  转:  |  分享 
  
力和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2、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3、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网络,使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掌握分析问
题的方法。重点和难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2、二力平衡及其条件的应用,正确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3、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
关系。知识回顾:什么是力?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时需不需要接触?如果不需要,请举例说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大小是怎么确定的?方
向是怎么判断的?力的两个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把物体拉伸、压缩或弯曲。(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
态是由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来描述的,其变化包括以下四种情况:①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②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③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④物体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同时发生变化。而且可以判断这物体就一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课前检测:例1、如图所示
,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
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为F。D.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30N,按住一重G=10N的木块
在竖直墙壁上,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A.40NB.30NC.20ND.10
N3.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
的力F=15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N的力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力C.甲和乙都受向左1
5N的力D.甲和乙都是15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知识点一:力与运动的关系1、力与物体的运动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亚里士多德
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的观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你的观点是?试举例说明?2、伽利略的理想试验:惯性定
律是实验基础上的理论推导结论,这种理性化思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结论:。例1: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
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哪位科学家利用如图8.1-3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就会沿直线
匀速地一直运动下去:()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阿基米德3、放在桌面上的物体M
,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水平拉力作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M可能不受摩擦力B.物体M可能受到水平向右
的摩擦力C.物体M可能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物体M可能不受重力的作用4、一个小孩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则桌子受
到的摩擦力:()A.大于20NB.等于20NC.小于20ND.以上均有可能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
律(惯性定律)1、惯性:可以理解为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2、惯性的特点:(1)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属
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2)不论物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不管物体是否受力、以及受力的大小,物体都具有惯性这种性质。(3)物体的
惯性大小仅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例2:1、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
是由于灰尘有惯性B.小慧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
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2、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8.1-2所示的各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3、如果你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使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B.
保持断绳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高速公路上,汽车不准超速行驶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D
.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5、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___(选
填“车速太慢”、“突然起动”或“紧急刹车”)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在移动笨重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上滚木,这是为了_____
__。6、(物理竞赛)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凸形,一个为凹形,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
也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A、t1=t2B、t1>t2C、t1
<t2D、无法确定知识点三:力的合成(1)什么是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二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
合力。同方向上的两个力:。反方向上的两个力:。(2)思考:如果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何求合力呢?例3:
1.一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受到两个力=4N,=10N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A.一定等于6NB.一定等于14NC.可能
等于6N,也可能等于14ND.可能大于14N,也可能小于4N2.用34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重物,若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是100N,则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知识点四: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称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2)相互作用力:不同体、等值、反向
、共线。重点:认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试举例说明。例4: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
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
平衡力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重力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在拉力F甲、F乙的作用下以2
米/秒和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有()。A.F甲>F乙B.F甲=F乙C.F甲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一个墨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桌子受的重力和墨水
瓶受的支持力B、桌子受的压力和墨水瓶受的支持力C、桌子受的重力和墨水瓶受的重力D、桌子对墨水瓶的支持力和瓶受的重力4、如图8.1
-4所示,A、B、C、D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
)5、如图8.2-10甲所示,是小慧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慧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
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并通过调整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
衡时,小慧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
_____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慧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宇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8.3-11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慧的实验优
于小宇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6、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N。7、冬天,汽车在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____________的办法来____摩擦的。3
献花(0)
+1
(本文系奇齐乖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