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机械运动
2019-03-19 | 阅:  转:  |  分享 
  
机械运动知识清单考点一:长度、时间的测量1.长度用刻度尺测量,时间用秒表测量。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刻度尺前应仔细观察它的零
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
(4)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3.误差是指实际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4.产生误差的原因:(1)测量工具不够精确(2)测量方法不够科学(3)测量者的估读减小误差的方法:(1)提高测量工具的___
_______;(2)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_;(3)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
法正确的是()2.“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
连续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_____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cm/s。3.如图
,刻度尺的分值度是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4、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s。5.PM2.5是指
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
确的是()A.米B.分米C.厘米D.微米6.下列情况只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
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B.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C.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工人师傅使用游标卡尺测得某零件长0.07530m,如果用你的三角板去测量,其结果应是()A.0.07m
B.0.075mC.0.0753mD.0.07540m考点二:运动的描述5.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
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6.在描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7.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往往也不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性。参照物,被选取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1.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
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C.小强发
现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
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
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
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
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4、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
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5、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
”,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A、人本身B、大舟C、河岸D、流水6、某同学在
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C、由西向
东运动D、无法判断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的飞行员在战斗中看到身旁似乎有一个“小虫”,用手抓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
的子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颗子弹是从对面的飞机上射来的B.这颗子弹是从地面上射来的C.这颗子弹相对于这架法国飞机
是静止的D.这颗子弹和这架法国飞机具有相同方向,相同大小的速度8、如图2-1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
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
动的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9.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使,此
时甲车上的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觉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初步判断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大的是______车。若以丙车为参
照物,风与丙车处于相对________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的。10、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向东运动,若观
察者在路旁看到机车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说明此时风向为,若看到车冒出的烟是向东的,则说明此时的风向为,且风运动得比火车(填
“快”或“慢”)考点三:运动的快慢8.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9.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定义公式:v=_
____。10.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11.常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1、体育课上,甲、
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所采用的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4.3
13.812.52.小明猜想:水滴的下落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下落,并用频
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同一滴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可见他的猜想是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由图可知,水滴
下落0.3s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3.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
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__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4.甲、乙两人从相距15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
而行,甲的速度为3km/h,乙的速度为2km/h。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为4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
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_____km。考点四:测量平均速度12.原理:______
___,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巩固提升1.(多选)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
动,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
,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
等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
乙两物体相距_____s。3.某车站并列停放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从一侧的窗口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
车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A.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车比甲机车快B.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C.甲、乙两
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机车慢D.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停留在站台上4.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
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断5.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
程是15m,则物体()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每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D.每秒钟
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二、填空题6.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2________(填单位)。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是
1.02×10-2_______。(填单位)7.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
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
度为_______m/s。8.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和错误不同,_______是可以避免的,而_______是不
能绝对消除的。实验室中常采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9.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5min
内行驶了3km,则这辆汽车的速度是______m/s,这辆汽车在运动到第51末那个时刻的速度为______km/h。10.做匀
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
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三、实验探究1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
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cm,如果测得
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2)在测量小车从A点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
才停止计时,测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
测出小车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
,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13.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行驶,追赶一列长320m
的列车。已知汽车的速度是54km/h,火车的速度是36km/h,问汽车从列车尾部到全部超越列车需多少时间?14.甲、乙两辆汽车
沿同一直线对开,已知u甲=15m/s,乙相对于甲的速度是32m/s。求乙走34km所需用的时间。15.夏夜,人们常常点蚊香来驱赶蚊
虫。由于蚊香燃烧缓慢,往往一盘蚊香才燃烧一小段,你已进入梦乡。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一盘蚊香燃烧有多长时间。你能否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要求:(1)写出测量的步骤(所测的物理量要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导出一盘蚊香燃烧时间的数学表达式。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提示牌,图中B表示的含义是,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s.
献花(0)
+1
(本文系奇齐乖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