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谈到了一个专业术语,那就是研发费用费用化/资本化。很多朋友对这一块比较陌生,不断的在后台留言。 由于这是个比较细致的一个知识点,再加上它可以说是发现潜在赚钱公司的一个很好用的指标。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大家放心,我会用比较浅显的语言来说明,不要有太多压力。 好,下面开始。 要搞清它,我们就需要从他的概念入手了。 先给你举个例子。 假设你有一家医药公司,但是医药公司啊,我们都知道,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研发团队来不断的去研发新药,运气好的话,可能会研究出十个八个专利,从而投放市场来获利。 可是呢,研发可不像我们买菜一样,什么时候都能买到,研发有很多时候资金投入进去了,好几年过去了项目还是没啥进展,没有研究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以至于这些研发的钱都打了水漂。 而正因为一家公司的研发会出现这两种情况,所以就有了以下常规的两种报表的记录方式: 第一种情况,当研发有成果,研发出专利并可以顺利投产,那么当初研发时所花的钱就会被计入现金流量表的【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开支,同时也会在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计入相应的钱数。 比如,你的这家公司投资20个亿去搞研发,你这一年可能鸿运当头 ,走了狗屎运了,研究出了十几个专利,并且顺利进入生产阶段,也投放到了市场。那么你就会在【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以及【无形资产】中都计入20亿元。 可是呢!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你的钱都投入进去了,但今年你水逆,运气不好,啥结果都没有,项目也没什么进展。那么上面这20亿就会被计入了【管理费用】里了,相应的利润表的利润就会少20亿。 这就是所谓的研发费用费用化和资本化,单单从会计角度来说,就是你的研发费用到底是计入了【管理费用】还是【资本开支】(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就这么简单。 当然,以上这些可以说是会计制度的常规做法。 如果所有公司都是采用这种常规作法来做的话,那我也不会去写这篇文章了,咱们大家都省事了。 这个市场上,总有一些公司偏偏就是走不常规的路线。 一般来说那种,那种公司自知底子虚的人,经营不咋滴,最喜欢研发费用资本化,为什么呢? 你想啊,当研发费用资本化,公司就可以无形之中凭空创造出利润,而这些可都是被广大投资者所喜欢的。假设一家公司过去每年的研发支出有10亿,那么今年拿出4亿计入资本开支,因为这笔钱不计入费用里,所以今年的利润表就会多出4亿元。就这么简单,这一来一回,就创造出了4个亿的利润。 这其实和我们人一样,往往自己“缺”什么,就喜欢像别人展示什么,比如你从小学习就不好,那么你很喜欢在朋友圈晒一些你看书,工作的照片,来弥补自身的短板,公司也是一样。 而那些膀大腰圆的公司,从来不用这些小伎俩,就像你见过周围哪个真正有钱的人,天天炫富一样。他们往往都很低调的。 因此一般有质地的公司,他们更喜欢研发费用化。 虽然这样可能会使得利润看起来很低,但这样会显得很稳,真的遇到意外情况,只需要稍微提高资本化,就可以平稳度过困境。要知道某家公司业绩只要一下滑,市场就会不给好脸,这样可以很好的安抚市场的“小情绪”。 它们这种公司往往根本不在意你觉得它有钱没钱,反正老子有没有钱自己知道就行了,这是隐形的富豪啊。 另外,他们这样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少缴税,交税这个事,说句不好听的,哪个企业也不是全心全意的,但通过研发费用化把利润降低的同时还可以高明的“避税”。 而且你要知道,往往只有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才会去考虑压低利润,如果一家公司每年挣不大点儿钱,甚至说连年亏本,那他如果在压力利润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所以你去看吧,研发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不仅是公司的自主选择,它甚至是倾向性选择,是公司质地的一个信号。 华为,格力,微软....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公司,研发资本化费用都是“0”。你能想象到这些公司,这么多年来啥都没有研发出来吗?打死我都不信。只不过这是大公司的风范,低调而已。 总而言之吧,研发费用费用化/资本化,对于我们而言,更适合去寻找那些隐藏利润的公司。
这其中涉及到一指标:研发投入资本的比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研发费用资本化率 这个比率越低,说明公司研发支出计入资本开支就越少。也就越符合我们说的具有潜在的“富豪”的公司。 同时如果你想同行业对比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去i问财这个网站,如下图: 大家只需要输入关键字就可以一目了然的导出公司或者行业的数据,是不是很省事呢? 来来来,敲重点! 研发费资本化或者费用化,其实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计入资产负债表中,而后者则是计入利润表中,直接体现在当期利润中。它不仅仅是公司的自主选择,更多情况它甚至是一个倾向性选择。 如果公司研发投入资本的比重很低甚至是“0”,那么它很有可能故意压低利润,也许属于隐形的富豪。 最后我要说的是,学习任何东西不要死套,要搞清楚其本质,到底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行业才会有比较大的研发呢? 你总不能拿这个东西去套一些夕阳产业吧,比如煤炭钢铁这些,那你肯定啥也看不出来,也没参考意义。 还有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个指标可以成为一个加分项,但千万不能成为你买入某家公司的决定性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