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的埃塞空难过去四天,美国终于决定要禁飞那型肇事飞机,按特朗普的说法,所有737max型的飞机全部停飞。接着,陆陆续续世界上拥有这型飞机的国家和航空公司都宣布停飞美国波音制造的这款737max最新型的飞机。 但停飞并不是解决问题,只是预防发生新的事故。问题是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两架同型号飞机竟然发生同类事故。黑匣子是找到了,可波音公司没能拿到。埃塞俄比亚似乎对它们的公正性持怀疑的态度,这恐怕是印尼航空这型飞机刚刚罹难后波音公司把责任推的干干净净的后果,若波音公司拿走黑匣子,会不会玩什么猫腻呢?埃航没这么说,但总有人会这么想。于是,埃航决定黑匣子交欧洲,要法国来破译,避免作弊吧,不能让美国总是裁判员和运动员一齐当。据说,破译已完成,已有人说出了事故缘由,但尚未看到正式的结论。 虽说还没出正式结论,可人们对波音公司的信用已大打折扣。市场经济下,人们都在说要讲什么信用,都认为资本市场是以信用为前提的,何况是波音这样世界第一大的民航制造公司能不讲信用吗?理也许不错,可飞机还是失事了。看来,信用有时也靠不住。出上几粒老鼠屎并不令人意外,不是所有资本家永远都讲信用。无独有偶,那年某著名汽车公司的作假丑闻告诉我们什么?日本近些年出现的一系列制造业丑闻意味着什么?这两国可是发达国家中制造业的秀中之秀啊,也许总体上比不得美国,可比那五常之二的英法显然产品质量巴实得多。可就是这样的两个国家的一些著名企业竟然也出现了作假。不得不承认,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资本市场讲信用是有条件的,逮住机会资本家也是什么都敢干的,勇气来了,信用就会放到一边。 这次波音公司因两架飞机的失事是不是也要出头当回典型?这大概也由不得波音了。全球停飞波音737max系列后已经导致了全球航空业的大震荡。因一型飞机失事能引来航空业大震荡可以称为史上先例,波音作为典型是跑不掉的。客观讲,不论将来波音如何,这次的飞机失事是给整个世界航空业上了一课,也是再一次对世界航空业的安全敲响新的警钟。或许空难这坏事能变好事,促使航空业的安全措施更上一层楼,或者能找到新的技术确保飞机不再失事。难道飞机不能装上航空吊伞?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会考虑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不过,眼前大家都在猜这次航空界的大动荡会不会对美国波音公司带来致命打击,什么退货,什么赔款,什么赔偿损失的官司得打上几年,也许摧不垮波音,至少得扒它一层皮。说是世界航空业的大震荡,更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大震荡。这次737max两架同型号飞机的失事肯定对美国波音公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也是近几十年来航空界的稀罕事。虽说波音那年新的747型登场时也有过类似的停飞事件,可相比此次事件,真的是小巫见大巫,来的真是时候。美国的这型号飞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订单高达5000多架,如果问题真的落到质量上,仅退货加停飞的赔偿会不会压垮波音公司还真的说不准,美国是不是应该为波音准备后事?两架飞机制造出如此轩然大波恐怕是波音公司始料不及的。 欧洲空客大概是要乘虚而入,而中国的c919似乎也生逢其时,命啊,真的是不可琢磨。当年我国引进美国麦道彻底断了自己研发的运10大飞机的发展之路,这回中国的c919是不是得到了一次非常好的回报机会?5000多架飞机的市场啊。 几天来,看到许多关于波音737max飞机空难的文章,从技术层面分析的较多,预测对波音公司要带来致命打击的也不少,也有指出这是资本一味逐利的结果,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资本家为利润不惜一切的说法再次得到验证。 在下倒是以为,这次钻到技术层面去讨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表面上的技术问题背后隐藏着的可能有很多猫腻,既有波音公司的管理问题,也有发展理念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存在问题的反映吧?在一种旧机型上来回翻改似乎与市场经济的宗旨相背离?是在搞节约还是黔驴技穷?市场经济不是推崇不断地创新吗? 人们怀疑,2008年的美国“两房”事件最终导致的金融海啸虽说与本次波音公司飞机的失事并不相同,可性质是不是一样呢?因公司经营本身的原因才导致出现的大灾难在波音身上会不会再度上演?当时“两房”成了金融海啸的导火索,这次波音公司会不会也荣幸成为新的经济危机的导火索?也许是杞人忧天。 全球化走到今天这一步,波音的事故是不是让我们看到市场经济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波音公司的出事有其必然性,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所致。 长期以来,流行的观点总是说计划经济如何如何不好,市场经济如何如何先进,对市场经济存在的重大缺陷并不在意,甚至有根本不承认市场经济存在重大缺陷的偏激说法。 但人们毕竟清楚地看到,如今的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只有经济发展,它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伴随物-经济危机。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世界似乎对市场经济的迷信达到了顶峰。以为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如此发达的程度,无论是从制度角度来看,还是从管理角度来看,或者是从世界各经济体互相关联性的角度来衡量,市场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似乎也无可挑剔,稳如磐石啊。可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人们对市场经济开始产生怀疑,有人说是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差不多是一件事,但这只是开始。2008年美国引发的发达经济体中的金融海啸则让人们的怀疑变成了一种肯定性的结论,市场经济绝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是有缺陷的,有人更是提出资本主义要走到头了的疑问,对市场经济的迷信被彻底打破。 有些人总是不愿承认市场经济存在缺陷,但若要问不管市场经济如何发展,世界还是每隔一定时间就暴发一次大范围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并且还经常性地出现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升级版,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意味着什么,用什么来解释能说得通?只能是市场经济存在重大缺陷吧?它不是不完善,而是完善不了。远的不论就近而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是一次证明,2008年美国暴发的金融海啸再一次证明,这两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也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存在重大缺陷的观点是站住脚了。不管市场经济中出现什么问题,大概都能从市场经济的重大缺陷中找到根源。 这一次飞机失事看起来是美国波音一家公司的事,但在探讨对波音公司飞机失事的问题上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波音公司身上,也不能只聚焦在具体问题上,应该关注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重大缺陷上。若我们注意到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危机隔一段时间就必然要出现一次,就会发现经济危机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固有的重大缺陷使然,而波音飞机的这次失事事件则与市场经济的重大缺陷脱不了干系。 从现实来看,市场经济固有的重大缺陷有两点特别值得重视,一个是大规模的无序竞争。危害是带来大规模的浪费;一个是不断出现的大规模垄断。它带来的是对正常竞争的压制。这好像是一个悖论。然市场经济就是这么奇怪。压制大规模垄断导致大规模的无序竞争,压制大规模的无序竞争导致大规模的垄断,两者还分不开,两者融合在一起制造出经济危机。市场经济对此是不是无解?这两大缺陷市场经济至今并没有找到办法消除它。 市场经济存在的无序竞争导致市场经济出现大规模的浪费,变成一种浪费经济。表面上看由于市场的竞争带来发展,刺激发展加速。但从人类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发展,其浪费是惊人的。过度的能源消耗,过度的生产带来过度的浪费。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现象,过去一件东西我们会使用很长时间,那叫物尽其用。现在的东西我们使用的时间很短,那叫不断更新,时髦的说法叫不断升级。大家都觉得升级好啊,越来越好用嘛。抛开质量不说,但旧的怎么办呢?升级的加速导致的是更新加快,旧的越来越多。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所谓环保不是指的仅仅保护好环境,还有是保护好资源,不要让资源浪费,但市场经济存在的大规模无序竞争让资源浪费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举个例子。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产能过剩,实际上就是一种浪费,浪费的不只是资源,还有时间,金钱、人力、空间等。这是怎么产生的?那就是无序竞争。很多人总是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断调整不满,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够的结果,是计划经济残余的影响,甚至有人提出是没有完全私有化的结果,其实都不是。那是我国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无序竞争,利用相关的国家手段进行调整,是为避免更大的产能过剩和浪费。是在消除市场经济重大缺陷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与世界一般国家的市场经济明显不同,国家对它有很强的控制力,所以才会出现不断地调整现象,从而也避免了经济发展走下坡和经济危机的出现,这是中国持续发展的一条经验。 换言之,市场经济的无序竞争在我国还是可控的,但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却是不可控的,于是,危机不断地暴发。我国的产能过剩与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浪费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可见,市场经济中的无序竞争危害是相当大的。 美国波音公司飞机失事的事件与市场经济的无序竞争有什么关联呢?当然有关联,波音为什么要把一型旧飞机开发的如此淋漓尽致?说白了就是竞争。航空市场的发展让波音看到了市场的机会,而我国c919的出现又让波音产生了危机感。它不仅要与空客竞争,还要与潜在的竞争者竞争。但波音玩的竞争不是普通的竞争,它是利用垄断地位的竞争。换言之,这种竞争是市场大规模垄断的不合理性为前提的,它排除了正常的竞争,它的竞争是为维护垄断地位的竞争,而不是为打破垄断。因此,这是一种无序竞争,说白了就是不遗余力、不顾一切地抢市场。它比那种技术性的问题严重得多,大规模的推出一种旧机型的新品种归结到技术上是说不通的,当你把它与大规模垄断下的无序竞争联系起来,一切就非常明白了。当然,这不是只有无序竞争的问题。在这里,无序竞争与市场经济的另一重大缺陷垄断总是联袂出征,相伴而存在。 令人奇怪的是,世界各国都高调鼓吹市场经济,坚决反对大规模垄断,认为大规模垄断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可事实却给这一说法一记响亮的耳光,市场经济永远不乏大规模垄断,而市场经济最发达的西方发达国家却是奉垄断为圣明的国家。世界航空市场虽说是由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共同组成的,但用于航空的主要工具-飞机却是被个别国家垄断了,此外还有相关的各种规则、制度、程序性的通常说的软件类的东西也是被个别集团垄断了,非垄断国家制造出的飞机都得让垄断者说能不能进入市场! 市场经济无论怎么发展,全球化也好,世贸组织也好,既没有解决好无序竞争,也没有解决好如何消除大规模垄断的问题。世界各国在国内都立法防止垄断,可在国际市场上大家都企图垄断市场。为什么说这是市场经济的重大缺陷呢?就是因为它无法避免。市场经济运行一段时间后,一定会出现大规模的垄断现象与无序竞争的现象,世界航空领域是其中的典型。波音公司的一种旧机改型竟能有5000多架的订单,这真的显示出它的垄断力有多么强,可若因此次失事事件而崩盘,那将造成怎样的浪费呢? 市场经济既存在着大规模无序竞争的缺陷,也存在着大规模的垄断缺陷,正是这两种缺陷导致波音栽了跟头。很多人总称波音公司是世界航空市场的领头羊,这并不准确,事实上它是世界航空市场的一只狼,是世界航空市场垄断的主角儿。它制造出的无序竞争目的是为维护自己在世界航空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种大规模的垄断对市场经济的坏处不仅是压制正常竞争的出现,导致无序竞争,还能掩盖自身存在的一切问题。由于世界航空市场被大规模垄断所控制,世界各国不得不接受垄断集团提供的飞机,无法进行比较和选择。也正是世界航空市场没有正常的竞争,只有无序竞争和垄断,才最终出现了波音飞机的事故隐患,而这一隐患又被长期忽视,隐患被忽视就可能出现事故。747当年的事故不过是一支序曲,今天的737max系列才是真的问题大暴露,最终酿成大祸。世界各国还敢买波音737max系列飞机吗?恐怕还要对其它的波音飞机产生怀疑。 换言之,市场经济中某一领域一旦制造出无序竞争,形成大规模的垄断,那迟早都会出大问题。所以,这次波音公司飞机的失事不能简单地从技术角度来找原因,而深层次的原因也不是仅存在于波音公司内部的管理和理念上,根是在市场经济的重大缺陷上。 当然,世界性的垄断和无序竞争不是只存在航空领域,在其它的领域同样也存在。只要是市场经济,这一缺陷都会出现。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