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代,伊拉克可谓是风起云涌,刚刚和伊朗打了八年的两伊战争,转眼间很快又卷入到一场新的战争中。明明两伊战争带给伊拉克的经济损伤还未修复,那么,萨达姆又为何很快执意去进攻科威特呢? (当年萨达姆意气风发,但谁想到后来的萨达姆居然是如此下场) 最明显的理由自然莫过于两伊战争时期,萨达姆和科威特借了很多钱,如果吞并了科威特的话,那么这些钱自然就不用再去还掉了。但是问题在于,为了不还钱而去攻打一个国家,这样的理由显然稍显单薄。事实上,除了这个理由外,还有很多因素,共同促成了萨达姆此次的铤而走险。 第一个原因,地理因素导致进攻的成本很低。伊拉克和科威特接壤,且科威特面积相比较而言小得多,军事力量比较起来,科威特也远远不是伊拉克的对手。总而言之,和伊拉克比起来,科威特过于弱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伊拉克觉得入侵科威特没有任何风险。 第二个原因,萨达姆觊觎科威特的石油和经济,这让伊拉克有冲劲去打科威特。如前所述,在入侵科威特之前,伊拉克和伊朗打了八年战争,这个战争让伊拉克经济几乎陷于万劫不复之境地。萨达姆就希望通过一次入侵科威特,从科威特获取石油和财富,能够让伊拉克的经济起死回生。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第三个原因,萨达姆希望称霸中东,这一个是萨达姆长期的梦想,而两伊战争的发生,或多或少也有这样的诉求。基于此,打伊朗碰壁,那么萨达姆希望能够先打下一个小国,这样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让中东周边国家畏惧,从而顺利实现萨达姆的大国梦。梦想都是很好的,但是现实稍微有些残酷。 第四个原因,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得到了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或明或暗的支持,所以萨达姆就觉得吞并小小的科威特,不会让其他国家对伊拉克有这个处理,依然会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当然这是萨达姆错误估计形势,因为冷战结束了,在这个节骨眼上伊拉克站出来,实际上也有挑战美国霸权的意味在里面。 (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得到了包括苏美在内很多国家的支持,所以萨达姆飘了) 萨达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些飘,其实这也反映出萨达姆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至少对1980年代时代主流的变化缺少足够的认知。二战结束到1980年前,战争依然不断,但是以1980年为界,之后的时间里虽然战争依然很多,但是相比较而言少了很多,而且对战争的制约机制也更为完善。冷战的结束必然让这个世界向一超多强的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随意战争也只能遭到更多人的反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