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这样的景观人(听说还全是美女) 她们历时数月,四处走访,深入一线, 面对真实的声音, 调研、比较、思考、分析、论证, 输出首个社区真实需求报告, 形成严谨、切实的社区景观提案。 希冀这份用心与情怀, 能够营造出更美好的社区生活。 以下内容为真实案例调研, 如有雷同,都是真的! “Hi,我是小美,甲方景观设计师。很幸运,我住进了自己参与设计的小区,每天感觉幸福满满。” 我发现图纸上的设计, 与业主的真实使用情况,
Round 1 △中老年人在小区廊架边跳舞 △老年人在楼下打太极 Round 2 △小朋友在儿童活动场地各自活动 Round 3 △小朋友在园路玩滑板车 带着疑问,我向组织求解, 就是我所在的那个“低调神秘”, 但项目出品却闻名业内的融创上海区域景观团队。 ![]()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的疑惑成功引起了组织的注意! 组织对于我的疑惑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讨论交流 , 而是集结组成专项小组, 务实地开展了一场 深藏不(功)露(与名)的课题研究, 将用严谨、专业的科学研究 来解答景观设计与客户需求之间关系。 △融创上海区域景观真实需求专题研究小组 Part 1 ▼ 说到观察法, 我们想到了用热力图 来更直观地体现我们的观察结果。 我们的热力地图大概就是这样的: △北京平均房价热力图 我们挑选了 2个交付超过1年、入住率超过70% 的小区开展观察工作。 观察时区分工作日和非工作日, 并以时间颗粒度1小时进行观察人数统计。 △观测小区的人流量热力图 △观察法结论:时间、人群、场地关系图 从宏观层面, 我们在观察中了解到不同年龄层对景观的使用偏好, 以及不同场地的使用频率。 从微观层面,
①夏天最活跃的泳池到了冬天使用率非常低,作为设计师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②设计师会担心跑步的人和回家的互相影响,实际上人们很喜欢在回家的道路上跑步。 ③小朋友喜欢花花草草,如果做一个这样的户外植物科普场地会受欢迎吗? ........ 我们联合与业主和客户关系更为紧密的客服团队和物业团队, 商议用问卷的方法来解答疑问。 Part 2 ▼ △问卷研究方法 问卷推进中我们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重点关注: ①在设计问卷中做到专业与易读的平衡。问卷是面向全体居民的,设计问卷之初我们参考了大量的专业问卷设计,如下图所示的由国内某TOP2高校教授团队编写的问卷,其填写起来理解的难度过高,这是过于强调专业性和忽略了易读性。 △某高校团队编写的问卷 如何做到专业与易读性的平衡呢? 我们在编排问卷中经过4轮问题调整, 既保证问卷的专业性,又好读易懂。 △融创景观客户需求问卷 ②对问卷的内容进行测试。问卷的编写是由团队专业设计人员完成的,而答卷者是非专业人士,需要测试过程来完善问卷的内容,我们邀请了20位身为融创业主的同事线上填写了我们的电子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深度交流并反馈建议。依据问卷测试之后的结果,我们对问卷内容又进行了一轮优化。 △问卷测试截图 ③样本数据采集的科学性。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我们要求答卷者满足以下3个条件: a.覆盖各年龄阶段,且年龄段分布合理。 b.在小区内居住半年以上。 c.性别平均分布。 为保证答卷者群体满足设定的要求, 我们联合客服部定向投放到业主群中填写, 最终共收回98份有效问卷。 在进行问卷分析时我们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我们从问卷的数据结果中思考访谈提纲, 对小区里的各大功能场地逐一做了详细的访谈问题设计。 以儿童活动场地为例, 为了挖掘业主真正的需求,我们的问题是层层深入的。 同时为了便于受访者理解, 我们对访谈提纲中的每一个专业词汇都做了附图解说。 访谈问题 1. 儿童活动区 1. 请问您的家庭的组成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无小孩) 1-1(无)您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 1-2(有)您家小朋友的年龄是多大啊?平时谁带小朋友呢?你们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呢? 2. 请问您家的小朋友在儿童活动场地的活动方式是怎么样的呀(和家长互动,和其他小 朋友互动,其他)?一起玩些什么呢? 3. 您家小朋友在小区里的儿童活动场地的使用情况是什么样啊?每天几次呢(每周几次呢)?喜欢在什么时间出来玩啊? 4. 如果有天气影响因素(雨天、寒冷天、雪天等),小朋友还希望出来玩吗? 5. 您或家人带小朋友出来玩,家长会做些什么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玩手机等)、 6. 您有什么比较喜欢的户外场地可以讲讲吗?(公共场地类、去过其他小区喜欢的场地、或者消费比较低的场地) 7. 如果您的小区引入新的儿童活动理念,您的看法如何(“自然学堂”游乐园 学堂)? 8. 对现有儿童游戏场地有什么意见? 9. 如果您家小朋友处在低学龄段(8-14岁),您在购房时,儿童活动区占您考虑的比重是怎样的? 如果该小区建设不同年龄段儿童社交需求的场地(如集体游戏的场地、丰富的地面引导标志等),您的考虑占比会不会增加? △访谈问题展示(其中一模块) 我们共挑选了2个深耕城市(上海,无锡), 6个人历时8天时间, 与60位住户面对面地深入聊天, 我们的采访受众中有正在准备高考的小女孩, 有带孙子玩耍的老爷爷,有正在跳广场舞的中年人... △访谈现场照片 △访谈现场记录表 在访谈过程中, 我们倾听到了这样一些声音。 我们发现, 不论是什么年龄层, 人们大多愿意在小区里结识新朋友 (问卷结果中有97%的住户愿意在小区中结识朋友)。 的确, 近10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我们习惯了屏幕社交, 而面对面的交流 却始终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诉求。 尤其当如今住宅品质越来越高, 更应该赋予人与人在社区中发生美好交流的媒介和场景。 经历了2个月的深入一线调研, 我们有这样的结论:
接下来我们又深入研究其他4家房地产公司 优秀社区运营的案例, 并基于上述调研成果提出了社区景观升级方案。 具体是怎样升级的,让我们下期再见。 景观真实需求课题组成员: 朱黎霞、汪永原、王雅萌、吴世纯、王美錡、宋轩 |
|
来自: ronaldinteng > 《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