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首最美的咏柳诗,道尽了柳的种种繁华和感伤

 青玉421 2019-03-19

今年的春天来得很突然,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两个多月。放晴之后,立马到了仲春。当人们从雨中苏醒过来,发现柳树已经绿遍枝头。柳是中国最常见的树,描写柳的诗歌是入选课本最多的诗歌。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些脍炙人口的诗。

一、柳:春天的代表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不解释了,小学课本都有。

 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老和尚也有春天,也出来赏春了。系(jì):联接。短篷:小船。篷,船顶。藜:一种植物,长老了可做拐杖。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暮春时的长安城,四处花飞。寒食节,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因为皇帝恩赐而燃烛。柳长在不同地方,待遇也不一样。

杨柳枝词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世上的柳树数不清,数这株柳树影响最大。永丰坊,是东都洛阳的一个街坊。白居易在永丰坊西角荒废的园子中看到了这株柳树,写下这首诗。传到京都,皇帝下令取两支栽到皇家花园里面。因为一首诗,这株柳树身价百倍。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柳树是春天的象征。没有柳树的地方,自然就是春风到不了的地方。出了玉门关,原本没有柳树,直到晚清,左宗棠收复新疆,带去了南方的柳树,从此有了“左公柳”,这就是“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万事万物有荣有枯,到了秋天,繁华散尽,柳树也会枯黄,也会落叶。于是,才有了李商隐这首《柳》,是那么的伤感莫名。

二、柳:田园生活的象征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红柳绿,有人说俗气,其实那才是大众的美,是田园的美。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田园生活,这首诗描写的最美。豚(tún):小猪,代指猪肉。春社: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簌(sù)簌:纷纷下落的样子。缫(sāo)车:缫丝的纺车。田园生活,如果在太平盛世,真的不错。

三、关于柳的比喻,最多的是“烟”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太有名了。把柳树比作“碧玉”,把柳丝比作“丝绦”,很形象。但,略嫌富贵气。古人对柳的比喻,更多用“烟”,柳树婆娑,柳枝发芽,确实像烟一样。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柳树的“烟”是团团的一堆,不会消散,所以“堆烟”极其形象。玉勒雕鞍:极言车马的豪华。游冶处:指歌楼妓院。章台:汉长安的街名,是繁华的地方,后来借称妓院所在。寻花问柳、残花败柳、花柳病……柳是美的事物,也容易被糟蹋。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烟”,可能是水汽,可能是杨柳“堆烟”,也可能是炊烟。诗歌,没有办法穷究每一个意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用烟来比喻柳,“烟柳”就成了一个常用的词汇。看烟柳最好的地方,是杭州,是西湖,是苏堤。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白娘子来到这里,唱出“西湖美景三月天ne,春雨如酒柳如烟ne”的极美词句。

四、折柳:送别的代名词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人解释,“柳”谐音“留”;有人认为,柳能防鬼,寓意对行人的祝福;有人认为,河边多杨柳,杨柳可以系舟;有人认为源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所以,古人流行折柳送别,唐人“灞桥折柳”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杨柳岸,晓风残月”,总是然人伤感。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送别诗

(隋)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五、柳特别容易跟男女感情搭上关系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是动心,是暗恋。柳树与感情相关,除了送别的感情,还有男女的感情。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是约会,是私奔。

忆江南·春去也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这是思念,是怀想。袂(mèi):衣袖。裛(yì),同“浥”:润湿。嚬(pín):同“颦”,皱眉。林黛玉喜欢皱眉,所以叫“颦儿”。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jiāo)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这是分离,是遗恨。黄縢:此处指美酒。鲛绡:丝织物。

寄柳氏

(唐)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这是惆怅,是感伤。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因为有才,富家李生把歌姬柳氏送给了他。安史之乱中,大家四处奔散,柳氏落发为尼,但仍被乱将劫掠。京师收复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题了此诗。柳氏呜咽中写下《答韩翃》“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意思是我还活着,可是已经配不上您了。让人叹息,想起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