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知节。此之谓七教也。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则本正矣。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曾子曰。道则至矣。弟子不足以明之。孔子曰。参。汝以为姑止此乎。” 曾子说:“请问什么是‘七教’呢?”孔子说:“居上位的孝敬父母恭敬长辈,下面的人就会更加恪守孝道;居上位的尊敬同辈中的年长者,下面的人就会更加兄友弟恭;居上位的乐善好施,下面的人也会更加仁爱宽厚;居上位的亲近贤人,下面的人就知道结交良友;居上位的注重道德修养,下面的人就不会背地里胡作非为;居上位的憎恶贪婪行为,下面的人就会以争名夺利为耻;居上位的廉洁谦让,下面的人就会懂得节俭和讲礼节。这就是所谓的七种教化。这七种教化,是教化安民的根本。政治教化的原则定了,则‘根本’就端正了。凡是居上位的,都是民众的表率,表率端正,还有什么人不正呢?”曾子说:“这个道理确实是深奥到极点了啊!以学生目前的修养还无法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孔子说:“曾参,你以为就只是这些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