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久南博士谈防癌的基本观念雷久南本是台湾人,很早就立志于攻克癌症,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德州大学癌症中心研究十年,走到了当代科学、医学治疗癌症的前沿,同时也接触到了大量内幕。最后,她失望了,因为西医五十年来治疗癌症没有进步。癌症这个字起源于螃蟹,表示癌症和毒螃蟹一样的可怕、横行无阻。癌症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一种意外的重症,从癌症的生物发展观点来看,我们发现癌症时都已太慢了,所以我们重点应该是如何早期发现癌症或是在症状未发生前要采行什么方式来预防它的发生。 要谈癌症的预防就要先了解癌症演变的过程。 初期癌症是细胞内的基因(染色体)发生变化,但是这个变化并非就是癌症,必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大约十至四十年才会变成癌症,因此我们有很长的时间来预防它的发生。就算小时候基因发生突变,但是之后我们给予良好的调养,可能就不会变成癌症,这是我们防癌很重要的一个理念。 癌症病变形成的原因和我们遗传、病毒、化学物质、辐射线等都有很大关系。最重要的是和我们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有关。其中大约有七○%的癌症形成是和我们饮食及生活方式有关,只有三○%是因为遗传、病毒、辐射线等相关。因此只要饮食上做很好的调养就能预防七○%癌症的发生。 当我们正常的细胞和这些饮食中的致癌因子接触,就会形成癌的初始细胞,可能今天我们吃了不当的饮食,明天或是后天便会产生一大堆的癌症初始细胞。但是它还要再经过十几、二十年才会形成癌的前期细胞,而变成癌细胞则还要一、二年的时间,我们根本不会察觉这些身体内的变化。 一旦癌细胞形成到让我们发现,临床上一公分就含有十的九次方的癌细胞,大约十亿个细胞我们才发现它的存在。大概长到十公分(约十的十二次方的癌细胞)时,我们人就死亡了,癌细胞也会死亡。所以癌细胞从一个分裂四十次后人就死了,而分裂三十次才被发现,我们以为很早发现,事实上却已经很晚了。癌细胞最可怕的就是它会到处乱跑,大约到了它有十的七次方个时,它就会乱跑。因此我们防癌主要是要防止它长到十的七次方个,而不是等长到十的九次方个时再发现、治疗。 在某些癌症形成时都会有某些症状发生,如 皮肤癌、乳癌、鼻咽癌、直肠癌、口腔癌等等,都有某些先兆,因此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症状并且加以治疗,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 如何延迟甚至是防止癌症的发生? 从前面的报告我们知道从癌的初始细胞变成成熟的癌细胞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将它诱导分化成良性,而不会变成癌症。从国外医学研究报导中可以知道,丰富的维化命A、维他命C是很好的抗氧化的东西。胡萝卜、牛奶、深绿色的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大部分蔬菜、水果中,特别是纤维性的蔬菜里就有丰富的维他命C,这些是癌症预防中最好的东西。 此外就是要少吃脂肪性、油脂含量高的东西,如油炸类的食物。另外则是东方性的美味—腌制食品也要减少食用。此外要禁烟,因为大约有三十%的癌症因为抽烟而发生。不嚼槟榔则会减少胃癌、食道癌、口腔癌等癌症的发生。 多喝茶、红茶、绿茶都可以,只要没有事就多喝茶。多吃素,我们不鼓励台湾传统的宗教素食,而是鼓励采用西方的方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除了饮食方面以外,还有运动。有氧性的运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多做做森林裕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保持细胞内氧的含量,少吃肉类的食品就可以减少细胞内氧的消耗。 人的免疫能力在四十岁以后会逐渐丧失,因此也就容易得到癌症。AIDS的患者因为免疫机能完全丧失,故他们特别容易得到癌症。 免疫机能的丧失和得癌症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增加免疫机能的东西很多,许多中药药材都含有这种功能,如黄耆、灵芝、香茹、草菇、金针菇等食用性菇类中都含有调整免疫机能,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 还有目前流行的尿疗法,根据研究资料显示人体中原本就存在预防癌细胞的物质,只不过大部份都随尿液排出体外。从尿液中提炼的物质就有分化癌细胞导向良性的作用。但是我并不鼓励大家喝尿,因为虽人体有这些物质,可是份量上仍嫌不够。 饮食对预防癌症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改变人细胞内钠和钾的比值,以及分化掉食物中的致癌因子,如抗氧化性的东西。大蒜就是一个不错的食物,尤其是吃东西方美味的时候,大蒜可以立即将致癌物质分解掉。维他命A可以将癌细胞病变导向良性。而植物中的纤维可以延缓排便的进行。 饮食改变癌症因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胃癌。美国自从二次大战后胃癌大数就逐渐减少,研究显示原因是因为冰箱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将新鲜的食物保存起来,也保存了食物中维他命A、维他命C等防癌因子。并且减少人们食用腌渍食品所摄取过多的盐份等,因而减少了胃癌的发生。 最后再提醒一次,从饮食方面著手防癌,多吃新鲜蔬菜,减少脂肪摄取,不抽烟、不嚼槟榔,才是预防癌症的最好良方。 ★对付癌症的总体战 近几十年来人口增加,科技突飞猛进,导致生态失衡,居住环境中到处充满了危机。我们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受污染;食物过份精制和加工:我们摄取过量的蛋白质和食物:吞服大量的化学品,我们用的化妆品和家庭电器或医疗器具有的带有致癌性。这一切都与癌的生成有关,但是它们并不直接造成癌症。它们都是癌症的远因。这些致癌性物质性质虽异,都具有一个共同特性: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夺走了身体中的氧,因而造成组织缺氧症状,引起细胞病变。 我们都知道,吸烟可以引起肺癌,可是也有许多吸烟者并未发生肺癌,理由何在?一九六○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贝奈特(Sir F. Macfarlane Burnet),因在免疫学方面的成就而获此荣誉。根据他的理论,正常人体中每日产生大约十万个癌细胞。可是一般人的免疫系统(防卫机制)都能有效地将这些癌细胞予以破坏。尼波(H. Nieper)指出,死于非癌症原因病人验尸的统计显示,约有22%的病人,生前曾得过恶性肿瘤而未被发现。可见癌细胞的产生是正常生理现象,问题在如何予以有效控制,以免如脱缰野马,酿成大祸。 答案是保持正常防卫机制。换句话说,保持健康。健康是个总体观念。健康不良的人有个共同病理现象——组织缺氧。因此,恢复整体健康就是防治癌症的不二法门。 癌症是一种慢性、全身性、退化性、血液性、缺乏性的中毒症。癌症并非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癌症在表现为肿瘤前,通常已潜伏多年。根据美国凯利医师‘(Dr. William D. Kelley),平均潜伏期为卅九个月,这就是所谓癌前时期(Precancerous)。 癌症的病理和其他各种全身、退化性疾病一样。因为个人的宿因不同,有的表现为关节炎,有的表现为糖尿病,有的表现为癌症。 癌症也是种血液性疾病,因为癌症患者毫无例外都患了碱血症(alkalosis)。根据澳洲雪斯摩佩基医师(Dr. Edward H. Smalpage),癌症病人在尿液和血液中有不正常的变异。 癌症是种多元缺乏症。癌症病人普遍缺乏胰酵素,因此无法利用维生素B17、维生素A和其他疗法的攻击作用,以及白血球的吞噬作用。维生素B17是防癌的第二道防线。 根据希罗兹(G.N.Schrauzer)、希伯格(R.Passwater)等人最近所作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癌症与硒(Selenium)缺乏具有很高相关关系。这些科学家相信,硒能刺激免疫系统,以抵抗癌的发育。 根据吉尔森医师(Dr. Max Gerson),钾钠失衡是所有慢性病的开始,包括癌症在内。这时钾在细胞内消失,钠带著水进入细胞内造成水肿和许多官能障碍,这说明了癌症病人的膳食为什么免盐,并且包括大量新鲜生蔬果的理由,因为生蔬果含有丰富钾质。 因为毒素、不完全消化和排泄作用,癌症患者的重要器官中毒很深。因此,治疗的第一步即是为身体解毒,特别是肝胆系统。 新鲜蔬果汁禁食疗法可使身体由肾脏、大肠、肺脏、皮肤等器官黏膜排泄毒素。同时,新鲜蔬果汁含有丰富矿物质、微量元素、酵素和维生素,可以促进腺体代谢功能。 癌症的晚期病理状况——肿瘤并非直接发生,而是各种错综复杂原因造成的自然结果。西德的艾塞尔医师(Dr. Josef Issel, M. D.)治癌三十余年,治疗病人数逾万,其五年痊愈率(five-year cure rate)为87%,且多数病人就医时已进入癌症末期。他的治癌成就,获得欧洲各国的极高评价。 艾塞尔深信,肿瘤是一种慢性病演变的结果,病理发生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连续重叠发生。前三个阶段为潜伏期,肿瘤在第四阶段显示后,癌症方为人认知。 第一阶段为肇因和原发性伤害。出生前和出生后的内在和外来因素造成器官系的伤害,以及神经、荷尔蒙、排泄、和防卫系的功能紊乱。到了各种功能紊乱时期,即进入第二阶段,其后,因排毒障碍导致复杂代谢功能的紊乱,发展成各种不同慢性病,这是第三个阶段。 抵抗恶性肿瘤的防卫能力削弱到某一程度时,即会生出恶性瘤。肿瘤的生成有时需要一项引发因素(a trigger factor),或为肉体上的,或为精神上的。肿瘤的数目不一,或为一个,或为多个。这是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则表现出肿瘤的各种征状。局部征状计有疼痛、流血、狭窄(stenosis)、穿孔等。一般全身性征状计有贫血、再中毒、体重减轻、恶病质(cachexia)等。 根据上述病理过程,艾塞尔的整体观念,解释为先有“癌病”,然后发生肿瘤。而一般的局部观念,则以为是先有肿瘤,后有“癌病”。 今日传统疗法失败的原因是双重的,第一只治肿瘤而不治疗导致肿瘤的基本原因,自然无法生效。第二,目前对付肿瘤的手段不但无效并且有害,反而使造成肿瘤的基本原因更形恶化。 ★癌症可以预防 癌症对一般人来说,大都认为它是绝症而感到恐惧。在我今天的讲演里,我要用我的所知所学,贡献大家,说明这是一项误会,请大家改变观念,癌症并非绝症,不但可以治疗,而且可以预防。但我今天讲的只是预防,因为得了病再治疗,总是麻烦的事。预防的方法,既方便又容易更省钱,何乐而不为? 首先我要介绍我现在的工作环境—德州大学安德森医院肿瘤研究所。这所医院的规模,在美国癌症方面,是数一数二的,它具有治疗、教育和研究三方面的任务。我在一九七七年得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就在那里工作。我的本行,原是物理化学而非生化,所以我的研究方向,重点在从生物物理观点出发,与一般同僚的方向颇不相同。我的许多看法,也因我的所学背景与训练的关系,使我容易接受许多民间自然疗法。 癌症因发生部位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的名称。简单的说,癌症是指细胞的无限制分裂,能够在身体其他部位重新建立基地,重新生长。 癌症高居美国十大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脏病,其中以肺癌最为普遍,其次是直肠癌和乳癌。美国的肺癌罹患率,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以女性人数的上升最为显著,这可能是女性吸烟人数增多之故。 美国人也非常恐惧癌症,因为肺癌的治疗效果,如果以五年存活计算,平均只有百分之十。我再要强调的是,治疗与不治疗的生存率都差不多。一般人以为美国治癌很进步,这种想法是不确实的。其次是乳腺癌与直肠癌的生存率为百分之五十,而血癌与淋巴腺癌则只有百分之三。从这些统计看来,可以说,西方的医学还没有解决治癌问题,否则其治疗率数字不应如此之低。因此使我产生一项推测,可能是研究的方向错误,大家将癌病视为局部或个别疾病来处理,而忽略了它整体的生物物理观念。 之所以说癌病可以预防,是基于以下几个不同方向的事实与研究统计资料为依据。 第一、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社会,癌病的发病率不同,这个现象说明癌病不是天然而生,是随环境不同而有差异的。 第二、癌病的发生率,可因移民而有变化。例如日本人的胃癌本来很普遍,在移民美国之后,第一代胃癌仍多,但第二代与第三代后,其发病率就与美国人相近,这表示了遗传不是癌病的主因。因移民而影响到癌病的发生,也证实了癌病是可以预防的。 第三、癌病可以随时间而有所改变。例如美国五十年来胃癌的发生,一直在自然的下降,但在治疗技术方面,并无特殊的成就。其原因可能与五十年来生活、饮食的改变有关。 第四、由于致癌物质的发现,如果减低致癌物质的污染或产生,就可以达成预防癌病的目的。例如已知黄麴毒素可以引发肝癌;又知亚硝胺(Nitrosamine)是一种化学致癌物,在胃的消化过程中形成,证明能致胃癌。我们只要管制了这些致癌物质,自然就能减少癌的发生。 第五、癌病的发展,是可以逆转的。据研究得知,吸烟者得肺癌的机会,是数倍于不吸烟的人;但如果在戒烟五年或十年以后,其患癌的机会也大大的减低。这是因为停止了侵扰之后,吸烟者也就恢复了原有的抵抗力。 雷久南博士的两本书,强烈推荐给广大朋友及求助患病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