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7日, 在江苏省卫健委指导和政策支持下, 江苏省卒中急救地图在南京正式发布。 这份卒中急救地图上, 清楚标注着江苏13个市99所卒中急救医院。 徐州有9家医院上榜
■睢宁县人民医院 通过地图, 可了解本地区“一小时黄金救治圈”内 有急性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 120急救系统在接警后, 可在尊重患者及家属意见的前提下, 将患者转运到有救治条件且有资质的医院; 医院接到预警信息后, 启动绿色通道, 对脑卒中展开紧急救治。 这一模式将最大限度地赢得抢救时间, 保证抢救质量, 使更多急性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开启“绿色通道”急救模式 减少卒中患者致残率 如果说,及早就医是卒中抢救的关键前提,那么,卒中急救团队则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就现实情况而言,一些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因设备短缺、水平不足,并不具备溶栓或取栓能力,若病人发病时被送到此类医院,势必会耽搁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卒中急救地图应运而生。 2018年4月,国家卫健委鼓励开展“卒中急救地图”建设,打造“区域黄金时间救治圈”,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江苏省卫健委领导江苏省卒中学会和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经过充分调研和积极筹备,正式确立江苏省卒中急救地图。 地图的发布, 致力于实现“三个1小时”的急救时间窗, 即发病到呼救不超过1小时, 院前转运不超过1小时, 入院到给药不超过1小时。 脑卒中早期有“信号” 发现后应及早就医 一直以来,医学界所强调的都是“脑卒中急救,时间就是大脑”,尤其将发病后4.5小时视为治疗的“黄金时间”。 若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可大大降低脑梗的致残率,一旦超过这个时间窗,再进行静脉溶栓,出血转化的风险就明显增高。 据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曹培卫介绍, 卒中早期识别有五个常见的主要警告信号, 大家可以以此判断是不是发生中风。
五是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意外改变。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争分夺秒及早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因为一部分这样的患者发病后,血管闭塞是可逆的,经过早期积极的溶栓治疗,血管可以再通,治疗越早,再通的机会就越大,早一分钟治疗,就越早避免瘫痪和死亡。”曹培卫如是说。 家有卒中患者急性发病 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办?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魏秀娥指出, 当家里有人突发卒中等相关症状时, 拨打120报警是第一步, 而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时间内,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第四、不要为病人随意翻身,尤其是不要翻动上半身,以防加重脑出血。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车辆行驶应尽量平稳,减少颠簸震动,并随时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