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贤教育格言

 率我真 2019-03-20

励志

 60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 子

 610、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 子

 61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 荀 子

 6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荀 子

613、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 汉·桓 宽

 61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61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616、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摘自《后汉书·赵典传》

 6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 操《龟虽寿》

 61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619、尸位素餐,难以成名。 —— 曹 植《娇志诗》

 620、生为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

                    ——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62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 晋·葛洪

 62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唐·王勃

 6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

 624、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 唐·贾 岛

 625、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唐·李 贺

 626、强者不自勉,或死而泯灭于无闻;弱者能自立,则必有称于后世。

                                —— 宋·欧阳修

 6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宋·苏 轼

 62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宋·李清照

 629、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欲速。 —— 宋·张孝详

 63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

 63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刘邦《归潜志》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抱第一等识。

                     —— 明·吕坤《续小儿语》

 63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

 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 明·冯梦龙

 63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焚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 明·于谦

634、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清·程允升

交往礼节

 63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引自《周 易》

 636、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引自《左 传》

 637、多形不义,必自毙。—— 引自《左 传》

638、玩人伤德,玩物丧志。 —— 引自《尚 书》

 639、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老 子

 64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孔子《论 语》

 64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 孔子《论 语》

 642、饭疏食而饮之,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论 语》

 64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论 语》

64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论 语》

 64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论 语》

646、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面神不亏。

                      —— 《庄子·刻意》

 64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 子《尽心上》

 64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告子上》

 649、得道者多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孟子《公孙丑下》

 65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65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滕文公下》

 652、乐易者长寿长,忧险者长夭折。—— 荀子《荣 辱》

 653、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荀子《子道》

 654、归贞反璞,则终身不辱。 —— 《战国策·齐策》

 655、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 《战国策·齐策》

 656、人子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 《战国策·魏策四》

 657、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

 658、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怨地。—— 《礼 记》

 65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 记》

 660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太平。—— 《礼记·大学》

格物:观察事物,穷究事物的道理;齐:整治。

 661、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 汉·刘向《说苑》

 662、人之过在于哀死,不在于哀生;在于悔往,而不在于怀来。

—— 汉·徐干《中论·贵言》

 663、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身。—— 汉·刘安

 664、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66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富贵。—— 晋·陶渊明

戚戚:忧惧;忧伤的样子。汲汲:急切求取的样子。

 66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 语》

 667、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南朝·鲍照《拟行路难》

 66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669、人有后德,无问小节;人有大奉,无訾小故。—— 《意 林》

大奉:大的成就。訾:指责、非议。故:过错、污点。

 67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以挟持者甚大,而志甚远也。 —— 宋·苏轼《留候论》

治学读书

 671、积才千万,无过读书。—— 北宋·颜之推《颜世家训》

 672、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 刘 向

 673、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674、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 王安石

 675、观书者当观其意,慕贤者的当慕其心。 —— 刘禹锡

 676、尽信书,故不如无书,而尽不信书,则又如无书。不尽信书,斯为中道。

—— 佚 名

 677、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朱 熹

 678、能读无字之书,分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遍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 张 潮

 67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 愈

 680、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 朱 熹

 68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 聃

 68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宋·朱熹

 683、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 引自《周 易》

 684、少则得,多则惑。 —— 老 子

 68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论 语》

68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 语》

 68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 语》

 68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学之,又其次也;苦把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 语》

 689、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论 语》

 690、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 孟 子

 69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孟子《尽心下》

 692、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大略》

 693、择师不可不慎也。   —— 《礼记·学记》

 69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困:学识浅陋。自返:反过来要求自己。

 695、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学记》

 696、既知教之由所兴,又知教之由所废,然后可以为人师 —— 《礼记·学记》

 69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汉·刘向《说苑·建本》

 698、独学而寡友,则孤陋而寡闻。—— 汉·刘向《说苑·建本》

 699、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戒子书》

 700、东隅已失,桑榆非晚。 —— 唐·王勃

东隅:东边,日出之处。桑榆:日落之处。

 70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唐·杜甫

 702、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 宋·胡宏

杂:杂乱。守:操守。约:简要。

 703、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清·长学诚《文史通义》

 70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亦。

          —— 清·彭端淑

人才能力

 705、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 引自《左 传》

 706、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孔子《论语》

 707、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 孟 子

与人:给予别人。得人:发现人才。

 708、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 《吕氏春秋·赞能》

    伯乐:春秋秦穆公之臣,善相马。欧冶:春秋时以铸剑著名的冶工。

 709、有贤而不知,一不详;知而不用,二不详;用而不任,三不详。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任:委任、信任。

 710、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

 7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韩愈

 712、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韩非子·显学》

起:提升。州部:州县。卒伍:卒,兵士;伍:古代军队中最小的单位。

 713、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涨,贤士无名。 —— 屈原《楚辞》

黄钟:青铜乐器,指品德高尚的人。瓦釜:指平庸之辈。谗人:进谗言的小人。高涨:得势。

 714、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 司马迁《史记》

 715、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司马迁《史记》

 716、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 —— 汉·路温舒

717、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汉书·陈汤传》

 71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周公吐哺:《史记》载周公对待贤士“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去。吐哺:吐去咀嚼的食物。

 719、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三国志·诸葛亮传》

 720、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721、疾风识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李世民

    板荡:时局动荡、混乱。

 722、得贤之道,在于莅任。莅任之道,在于能久。 —— 唐·张久龄

    莅任:委以重任。久:长久使用。

 723、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陷多,非义苟且得。

             —— 唐·孟郊《择友》

    逆:歪风邪气。巧:虚浮。

 724、高者未必贤,瑕者未必愚。—— 唐·白居易

 725、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

 726、任人之道,要在不疑。—— 宋·欧阳修

 727、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曹雪芹《红楼梦》

 72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清·龚自珍

     喑:沉默,哑寂。

处世待人接物

 729、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伦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 清·黄宗以羲

 730、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 子。

   咎:祸害

 73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孔子《论语·学而》

 732、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 老 子

    自见(xian):见,“现”,自我显示。

 73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 子

 73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论语》

 7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论语》

 736、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论语》

 7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论语》

 738、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论语》  

 73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论语》

    讷:木讷,不善言辞。

 740、言必信,信必果。—— 孔子《论语》

 74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论语·季氏》

    得:贪心。

 74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孔 子

         过:过错。食:同“蚀”。更:改。

 7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孟 子

       醴:甜酒

 744、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 子

 745、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黻黻文章。

               —— 荀 子

       黻(fú)黻:古礼服上所绣的花纹。

 74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我而当者,吾贼也。

               —— 荀子《修身》

       非:批评。当:恰当、正确。是:肯定。

 74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大戴礼记·礼察》

      至察:过分明察。无徒:没有交往的人。

 748、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礼记·取礼》

 749、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一》

 75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察今》

 751、成功之下,不可久处。 —— 司马迁《史记》。

 752、能行之未必能言,能言之未必能行。—— 司马迁《史记》。

 753、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 汉·刘向

 754、富有自足,贵在求退。—— 汉·刘向

 755、闻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汉·刘向

 756、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不能者愧人。 —— 《意 林》

 757、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行欲鲜。

              —— 汉·刘安

    员:通“圆”。能:才能。鲜:少。

 758、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 汉·刘安

        兼覆:包容万物。

 759、苟利于人,不必法古;必害于事,不可循旧。—— 东汉·桓谭

 760、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三国·曹丕

 76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

 76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763、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宋·苏询《心术》

 764、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在诚不以言。—— 宋·苏轼

 765、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宋·苏轼

 766、居必择邻,交必良友。—— 佚名《名贤集》

 767、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明·冯梦龙

 768、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 明·朱柏庐

 769、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曹雪芹《红楼梦》。

770、与朋友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 清·李惺

管理箴言

 77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孔子《论语》

      帅:带头。

 772、不择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秦伯》

 773、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用:运用

 774、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孟子《尽心上》

77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

 77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孟子《滕文公上》

 77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忠心悦而诚服也。

               —— 孟子《公孙丑上》

       赡:足。

 778、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管子《形势》

 77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78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 传》

 781、国将兴,听于民;将将亡,听于神。—— 《左 传》

 782、无威则骄,骄则乱生,乱生必灭。—— 《左 传》

 783、国家将败,必用奸人。—— 《国语·楚语》

 784、公事不私议。—— 《礼记·曲礼下》

 785、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吕氏春秋》

 786、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 《韩非子·安危》

 787、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88、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 司马法《天子之义》

 789、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慎子·内篇》

 790、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汉·王充

   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

 791、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汉·王符

 792、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后汉书·冯衍传》

 793、致国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 《三国志·魏书·杨章传》

 794、民存则社稷存,人亡则社稷亡。—— 唐·魏征

      民存:人民拥护。

 79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唐·吴兢

       替:衰败。

 796、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 唐·柳宗元

弊政:黑暗政治。

 797、君好则臣为,上行则下效。—— 唐·白居易

 79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799、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唐·皮日休

 800、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唐·刘知己

    十羊九牧:比喻民少官多。

 801、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宋·王安石

 802、以武功定祸乱,以文德致太平。—— 宋·苏轼

 803、省事不如省官。—— 宋·苏辙

  省官:裁减允官。

 804、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 宋·邵雍

 8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806、得众而不能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管子《参患》

独行:独断专行。同实:实质相同。

 80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篇》

    殆:危险。

 808、除害在于敢断,得众在于下人。—— 《尉缭子·十二陵》

    下人:谦虚待人。

 809、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汉·黄石公

        悬鱼:钓着的鱼。

 810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

       帷帐:军营的帐幕。

   哲理

 811、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老 子

大器:大才。希:少。大象:事物的本质。

 8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诗经·鹤鸣》

 8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老 子

 8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 语》

 815、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 传》

     安:哪里。傅:通“附”,依附。

 816、三折肱知为良医。—— 《左 传》

       肱(gōng):手臂。

 817、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蹊—— 《左 传》

       召:招致。

 818、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杂下》

 819、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列子·说符》

 820、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四》

         亡:丢失。牢:指羊圈。

 82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赞》

          蹊:田中脚步踏成的小路。

 82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82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824、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汉·刘向《新序·善谋》

      弩:古代射箭的机械。鲁缟:鲁国出产的一种白色的生绢,极薄。

 825、善游者溺,善骑者坠。——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826、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 汉·刘安《淮南子·说川训》

 827、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

       欲胜:欲望太大。

 828、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829、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孟浩然

 830、物极则,器满则倾。—— 唐·苏安恒

 831、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 唐·白居易

 832、祸患常积于细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833、有所取必有所舍,有缘禁必有所宽。—— 宋·苏轼

        宽:宽容。

 834、唯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 宋·苏询《辨奸论》

   月晕:月亮光环。础:柱基。

 835、从来好事天生险,自古瓜儿苦后甜。—— 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836、近寺人家不重僧,远来和尚好看经。—— 元·张国宾

 837、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 元·高明《琵琶记》

 838、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水浒转》第二十六回

 839、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情感

 840、天寒知被薄,忧思知夜长。—— 汉·乐府古辞《古乐府》

 84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唐·李商隐《晚情》

 841、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古辞《悲歌》

 84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843、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唐·杜牧《洛阳长句二首》

 84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845、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明·汤显祖《牡丹亭》

 846、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晋·陆机《短歌行》

 847、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汉·《古诗十九首》

 84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84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85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85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头。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唐·王维《相思》

 85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唐·孟浩然《春晓》

 853、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 唐·李益《江南曲》

 85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5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唐·王之涣《凉州诗词》

     杨柳:《折杨柳》曲,表现离情。

 856、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唐·王昌龄《闺怨》

 857、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唐·韦应物《滁州西间》

 85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85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唐·杜牧《山行》

 860、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861、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勘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 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86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唐·无名氏《杂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