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袭人,是风烛最佩服的丫鬟。不是因为她长得美,也不是因为她贤惠,而是佩服她的见识,佩服她对荣国府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把握,然后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一部《红楼梦》,可以看作是女人为了男人争风吃醋,相互为难的故事。有首歌唱的好: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我们都有脆弱的灵魂。但现实是残酷的,在《红楼梦》所描绘的封建时代,女人为了保护自己,只能相互为难。因为当时的社会,作主的是男人,即使像王熙凤那样强势的女人,也对她的老公贾琏无可奈何。 在荣国府,女人之间相互为难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正室夫人对姨娘的为难。比如王夫人为难赵姨娘,她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是,王夫人还算是好的,至少,她没把赵姨娘怎么样,赵姨娘不但能够安全地活下来了,而且还生了一个儿子贾环,一个女儿探春。 母以子贵,赵姨娘正是靠着贾环,才在贾府站稳了脚跟。这其中,要多亏王夫人的宽厚。要是换作王熙凤那样的醋坛子,恐怕赵姨娘的下场就会和尤二姐一样,不是惨死,就是一个孩子也没有。 袭人作为贾宝玉的贴身大丫鬟,将来肯定是要做宝玉姨娘的。而她本来是贾母的人,贾母因为见宝玉没有得力的丫鬟,才把袭人给了宝玉。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个宝玉。 但是,后来袭人为什么背叛贾母,投靠了王夫人呢?风烛认为,袭人正是看到了王夫人对赵姨娘相对宽厚,而贾母对姨娘们十分狠辣,才会那么做。 贾母的老公是贾代善,荣国公第二代传人。古代的大户人家里,男主子们都是三妻四妾的,很正常。贾代善除了正室夫人贾母,自然也会有很多姨娘。在探春理家时,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探春当时就曾为了给多少赏银的问题,与李纨商量。书中就曾提到,当年的许多老姨太太家里死了人,都是赏二十两银子。赵姨娘不服气,为此还和探春大吵了一架。 这段描写表明,贾代善除了正室夫人贾母,还有好几位姨娘。那么,这些老姨娘们都哪里去了呢?为什么整部《红楼梦》中一个也没有呢?而且,贾代善除了贾母所生的贾赦、贾政、贾敏三个孩子之外,竟然没有其他子女,这是为什么呢? 风烛推测,贾母不但精明强干,而且是一个狠角色。她对待姨娘们,是十分绝情的。贾代善的其他姨娘,不但活不长,而且一个孩子也没有,不得不说,这其中肯定是贾母使了很多手段。贾宝玉被施魔法那一回,贾母痛骂赵姨娘,从这件事就曾看得出来,贾母对姨娘是深恶痛绝的。 反过来,我们再看王夫人,相对于贾母,她就要宽厚得多了。贾政除了她这个正室夫人外,还有赵姨娘、周姨娘,赵姨娘还生了两个孩子。风烛猜想,袭人正是因为看出了贾母对姨娘的狠毒,而看到了王夫人对姨娘的宽容,才会背叛贾母,转投到王夫人门下的。 毫无疑问,袭人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她选择站在贾母这一边,而贾母是支持木石前盟的。将来黛玉做了宝玉的正室夫人,袭人做了宝玉的姨娘,贾母对待姨娘的做法肯定会影响黛玉。袭人能迷惑宝玉一时,却不能迷惑宝玉一世。时间久了,黛玉自然会不待见袭人,她这位姨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而王夫人则是支持金玉良缘的,将来若是宝钗做了宝玉的正室夫人,袭人做了宝玉的姨娘,那王夫人对赵姨娘的做法,肯定会影响到宝钗。王夫人作为婆婆,肯定不会让宝钗过度为难姨娘袭人,她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 宝钗曾这样评价袭人:“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她说话,倒有些识见。”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她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宝钗果然没有看错人,袭人的见识绝非晴雯等人可比。她背叛贾母,投靠王夫人这件事,便是极好的证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