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是清朝最后的格格,出生就被驱逐出境,她是如何度过一生的?

 山地之仔 2019-03-20

 恩深爱重

在《鲁豫有约》中我们看到过这位最后的格格,在她对待自己的悲剧人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她的性格与心态的惊奇,从她对自己家庭变故、牢狱之灾、婚姻变故等,一切的悲情与苦难,更像是一场欢快的闹剧。生活给她的苦难,她却笑着接受。她就是最后的格格——金默玉。

金默玉出生的时候清朝皇室已被逐出紫禁城了。而金默玉的父亲肃亲王也在东北流亡。尽管我们的金默玉格格没有赶在肃王府最鼎盛的年代出生,但是她的家庭生活仍然充满着王室生活的气派。每每已到逢年过节,家里都会准备祭祖拜祖。即使见到同族的亲戚长辈们也都要请安,不能失了礼节。对于女孩子还说,那规矩更多了。比如:在宴会上吃饭,女孩不能去夹远处的菜,一切不雅观的事通常都由奶妈代劳。对于王府的规矩,金默玉和兄姐都要无条件的遵守。

19岁时,金默玉打算成为一名四处游历的女记者或者歌唱家。她的想法可是吓坏了王府里的长辈们。堂堂一个王府的格格怎么能去当一个抛头露面的职业女性呢?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会被允许的。

直到1937年,金默玉被迫中断在日本的学业回到了北京,她瞒着家人找到一家日本公司当顾问,薪水很高还不用坐班,金默玉成了真正的职业女性。

青年时的金默玉,不仅烫着时髦的卷发,眉毛描得柳细,穿着碎花旗袍,还喜欢骑马和打网球。这些都是当时最流行的穿着打扮和运动。而且有一次,金默玉穿着旗袍,剪着短短的男士发型杂照片被照相馆放大了搁在橱窗里,但是被她的哥哥无意中看到,瞬间,震怒,格格的照片怎么可以随便的挂在外面让人看呢,而我们的金默玉格格却不以为然。王府生活不愁吃穿,所以造就了年轻时的金默玉习惯大手大脚的花钱。就像今天的月光族,提前预知了薪水。最后,到了月底一算,公司不但不缺少她的工资,反而她还欠公司一笔钱。那时候的她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靠着打毛衣来维持一家了的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持生计,金默玉开始变卖家中的物品。由于不懂当时的市价,往往一大堆的皮衣用不到一件衣服的价钱就全卖了。昔日的格格还织起了毛衣出售,三天织一件,但仍不够一家人的买菜钱。此后,她还开过洗衣房,用上好的肥皂,结果一个月下来买肥皂的钱比挣的还多,赊账成为每天的常事。后来,还开了饭馆,虽然没有赚多钱,但是至少可以养活一家子。

晚年的金默玉,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廊坊东方大学城。而且也终于在廊坊有了一套完全用自己挣得钱买下来的房子。至少邻里们都知道她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太太。然而金默玉自己却不觉的自己的一生有什么特殊的。落地生根的老太太,也已经很少回北京了,和同族人之间也都不太来往。

#图片位置#

2014年5月26日,“末代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金默玉的悲剧氏的人生,不是寥寥几个字就能形容的了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