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经典古诗词中品读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穿越探寻古人的日常生活

 昵称32937624 2019-03-20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一般是在每年公历3月20日-22日之间,春分,古时候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与夏至、秋分、冬至并称为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四个节气。春季九十天,而春分这一天恰是它的中分点,是春天的一半,所以又称“春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解释“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古人以鸟来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秋、立夏立冬这四时八节,中国古代把春分分成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伴随闪电。

从经典古诗词中品读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穿越探寻古人的日常生活

小编特别提出来的就是春分还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哦!有着3000年的历史!没想到吧!

好了开始今天的正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穿越回古代,体验一下古人春分这一天的日常生活,让我们也做一天的古人吧!

农谚“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农民伯伯第一个出场了,从古到今农人都是最忙碌,最辛苦的!生活不易呀!向他们致敬!

《春日田家》

【清代】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夜半就要起来喂牛,明朝就是春分了还要为种树做准备。半夜就开始为第二天的生计忙活了!这两句道出了农家的艰辛!这也让小编想起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要真心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啊!所以我们每餐都要尽量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

第二个出来活动的就该我们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了,怎么皇帝陛下也要起这么早嘛?对呀!因为他要主持卯刻也就是早晨6点的祭祀庆典!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春分这一天,国家要举行祭日大典,称“朝日”。明、清时代的朝日场所在北京城外东郊的日坛,朝日时间定在春分的卯刻(早晨6时),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看来要想当好一个称职的皇帝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最起码要有一个好身板!真是应了蜘蛛侠里的那句话:“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他的责任也就越大”!皇帝管理的是整个国家,按现在的说法叫“鸭梨山大”呀!

第三个该我们的孩童出场了,他们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快乐!在古代,春分也是踏青的开始,大人们会来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小孩子们则放风筝,追逐打趣,好不热闹!宋代诗人欧阳修对春分有过一段精彩描述: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从“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看想必诗中定是一位大美女,看着这醉人的春光,坐在来回飘荡的秋千上,玩的时间久了,回到画堂还要小憩一下!真是羡煞旁人呀!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小编最熟悉的关于放风筝的诗了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代表作:

《村居》

【作者】高鼎

【朝代】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从经典古诗词中品读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穿越探寻古人的日常生活

真是让人羡慕的童年呀!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越长大烦恼越多!人一出生就是来尘世上修炼的!

风光明媚,春回日暖,大好春光!,当然也是郊游宴饮的好时节啦,看看下面出场的这位真是好不自在呀!

《同子隆次公小饮》

【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

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门外艳阳天。

奚为有客携壶至,又以閒人到酒边。

山路试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烟。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觉心情胜去年。

这首诗充满了烟火气,趣味十足。诗人醉罢酣眠,睡得昏天黑地,却不知道门外春光正好。最终唤醒诗人的还是酒友和酒。喝完之后还要登山观桃花,出城望碧草如烟的大好春光!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时间已经接近黄昏了,现在我们来到了丞相府,看看里边发生着什么故事呢?

《画堂春·溪边风物已春分》

【作者】仲并

【朝代】宋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沉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丞相在欣赏一名歌姬,她正在唱歌跳舞,“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旁边的香炉里透出缕缕香烟!真是“人间能得几回闻”让人陶醉其中呀!小编在想就是轻盈掌上舞的赵飞燕在世,也不过如此嘛!

从经典古诗词中品读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穿越探寻古人的日常生活

时间又往后流转了,月亮从天空中爬了出来,照到了一位思妇的高楼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春分日》

【作者】徐铉

【朝代】宋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诗人徐铉写的月是孤单徘徊的,云是断断续续的,燕子是形单影只的,花是纷纷凋零的。“歌声不可闻”以前动人的歌声已经听不到了,现在她的心中又在想什么呢?是在想她远方的亲人,还是在想她的梦中情人?小编是猜不到了,请各位读者慢慢猜吧!

一转眼时间已经到深夜啦,小编也快撑不住了,不过还有一个人没睡,我们最后再去看看他在干什么吧!

《蝶恋花·已过春分春欲去》

【作者】葛胜仲

【朝代】宋

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余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

“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才子畅聊已经“更五鼓”了,马上就该天亮了,真是彻夜长谈呀!可还是意犹未尽呀,还在“剩看走笔挥风雨”呢!这与主席的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经典古诗词中品读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穿越探寻古人的日常生活

最后再让大家看一首关于春分的诗:

《咏廿四气诗 春分二月中》

唐代: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重点是这一句,雨来看“电影”这估计是最早关于“电影”的文字记载了吧!当然小编也没有考证,小编就是想把这个知识点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一下!当然,诗中的“看电影”可没有今天的含义,仅是“看见闪电的影子”而已。

当了一天的古人,跟随他们的生活轨迹,让小编觉得生活真是酸 甜 苦 辣 咸五味杂陈呀!不管是什么味道,总是要尝一下生活才算完满!

好了关于春分的诗就写这么多吧,还是那句老话,欢迎大家积极留言,交流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