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春天,收起我们的玻璃心

 金麟167 2019-03-20

你的痛痒可能只是别人的云烟 来自好好虚度时光 12:13

▲ 主播/夏萌 配乐/Serenade in Blue

凌晨12点半,我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倒在酒店的床上,闻到白色床单散发出淡淡的洗涤剂的香气,白色枕头平整得像浆过一样,被我的头顿时压出一个弹坑,一切都这么催人入睡。

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明天要做的事情,突然想起还有一个女朋友没有联系,而我们期待见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并不期待她会回复我消息,又怕明日睡醒忘记,迅速发了条微信:明天能去你公司吗?很快就收到了她的回复:明天见。

我和她之间从来没有虚伪的寒暄。

我的车开进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大院,在北京像这样的大院很多,中小型车辆挤在一起,停靠在建筑物门前,那栋叫做机电楼的大厦过去应该是工厂的行政办公地点,现在已经被切割成无数个区域租给不同的公司。一楼竟然还有个画廊,走廊里挂的都是它的收藏,几头奔驰的骏马,一头沉着的老牛……每张都是关于美好农村的想象,仿佛穿越回了小时候的博物馆,显然这些作品是不入时的。

走上三楼,她的办公室比我想象中大很多,对于一个年轻的创业公司来说,左右可有几排电脑,也比整栋楼的风格要现代一些,中间的玻璃房是会议室,穿过玻璃房才是她个人的办公室,一张硕大的中式办公桌,放着她女儿的照片(比我印象中大好多),台式机电脑,护手霜、口红,右面的书架上堆砌着小众杂志、摄影集、一些零散的书、胶囊咖啡机。书架和墙上挂着的画暴露了她文艺青年的本质,或者说她过去的职业经历——杂志编辑。

那几排电脑前,我又遇见了几个老朋友,她们都一度散落在不同的世界里,最终那些曾经靠着一腔热血在一起的朋友们还是会重逢,一起筑起新的事业。

相识我的这位老同行并不难,过去我们总有这样那样的活动可以聚在一起,但是那时的各个大刊编辑们还是有那么一点傲气,不愿意太过主动、太过热络地交谈,保持一定距离感也是职业修养的组成部分,除非你着急换工作或者杂志生意太差,才会流露出热切的巡视,像寻找猎物的狮子。我和她之所以有了更多一步交流还是在黄金海岸的马拉松赛。

那段时间我们都有些痴迷于跑步,跑步成了很多中产和外企工作人们的生活方式。跑步意味着自律、健康、积极,乐于接受挑战,忍受枯燥,还能穿好看的运动服,让皮肤充分接触大自然,伴随着一起对运动的美好愿望和少量的虚荣心,我开启了自己的跑马拉松的旅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缺乏新意,所以必须通过一场漫长而痛苦的马拉松,最后才能体验快感,才能体验“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那次跑步结束后,我和她经过一场热烈的讨论——分享一路上的点点滴滴。我说的无非还是那些老套的东西,如何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呼吸,见到了不一样的本地居民,在多少米处喝了水、往头上浇水降温 。她说:在完成了半程之后,我和老公逐渐不再同步,在最后的几公里,我感到异常孤独,每次回头望向他,都是自己体力的巨大损耗,于是只能放弃他,自己独行,人生的最后只有自己可以陪自己走完。

如今回想起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竟然像一句预言。因为确实她跟这位“不同步”的丈夫分了手。之前有多同步呢?中学同学,同桌,一起考上北京的大学,都进入不同的媒体工作,可谓是步调一致、整齐划一。这应该有一个父母最愿意看到的故事:青梅竹马的恋人,一起涌入北京奋斗,出人头地,生儿育女。

可惜现实不可能这么完美,并不是所有的新生活都能塑造一个新人,生活变化太快,丈夫还持有家乡的一些观念,比如坚持认为女人最好在家相夫教子,女人最好不要想太多——不要过分关心心灵上的事情。

同步之下的差距犹如水下河床的裂缝,无论表面多么的风平浪静,裂缝下的深渊才更触目惊心。

没能成为背后的女人,她难得在行业最盛世的时候保持怀疑的态度,一直在审视大环境和小自我,工作这么多年了还会对一些媚俗的事情看不惯。辞职出来创业,开了自己的公司,现在团队不到一百人,有过非常艰难的时刻,也有过生意好到让身边人垂涎三尺。离婚之后,前夫很快就组建了新的家庭,如愿以偿有了一位可以做他背后女人的妻子,又生了小孩。女朋友则一面抚养共同的女儿,一面管理自己的公司,十八般武艺都练了起来,周末开车送小孩去学日语,自己还要抽出时间去健身。没有了大平台和伴侣的庇护,成年人的责任可以让一个人更加强大。

他们让我想起《革命之路》里的夫妻,一个想要冲出固化生活的牢笼,另一个则被无形的规则越绑越多,被婚姻捆绑的两个人一起掉进了绝望的深渊。

我的女性朋友大多都不是那种风情万种的女孩,也不是黛玉那般的格局,即使是生活精致的女孩,也不甘愿沉溺于锦衣玉食的幻觉里。所以我见到的更多的都是不妥协的故事、撞得头破血流的故事。她们并不能无所事事地约我坐在半岛酒店吃下午茶,更不会约我逛街买衣服和化妆品,局限在所谓女孩之前的事情里。我们总有事情做,有话题讨论,自己也越来越硬朗,心变得粗砺了一些,同时身上还保持又一股没有消失的学生感。

我开始学会欣赏生活里的粗糙感,不再追求精致,喜欢一切给我慵懒感觉的事物,它们让我放松。这些年,如何惩治自己的玻璃心还是挺有心得的。与其让别人把自己的玻璃心摔个稀碎,不如自己先把玻璃心给收起来。

所谓玻璃心,就是内心脆弱敏感,易受伤。我有时马虎,不经意间一句话并无恶意也会中伤人,深知很多时候玻璃心破碎并非外因,只是自己想太多。反思到自己身上,对那些迟到的信息,间断的回复,粗暴的答案,有时并非对方无礼。尤其现在大家隔着屏幕,看不见神态听不到语气,很多言语就这么被误解了。很多人忙的时候会缩短词汇,有时不回消息真的是在忙,人闲生是非,往往最有空的人也最容易加戏。

无事可做之人,才有闲辗转反侧于出言吐词之间。真相残忍,你的痛痒可能只是别人的云烟。说到底,人之所以会脆弱,还是自己不够硬核,够有自信,视野够开阔,就不会有玻璃心了,所谓大悟才不拘于小节。

出差回来,上海的天已经不再阴沉了,雨也停了,一树树白玉兰都开了,春天的氛围很浓,生机勃勃。打开手机,接二连三传来坏消息,一架飞机掉了下来,前公司的大老板在睡梦中猝死,好朋友的妈妈出了车祸……都是来不及告别的离去,望着外面复苏的景象,仿佛春天是一场巨大的骗局。玉兰再繁盛,终有一谢,“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我的心又粗砺了几分。

因为世事无常,我决定每次分别前都深深拥抱朋友。这个春天,收起我们的玻璃心,若对眼前不满意,就绝不在一潭死水里循环;若能说出一个愿望,即便是支离破碎的梦也要牢牢抓住,奋不顾身去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