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17日,赵丽蓉永远地离开了。 在她的葬礼上,很多素不相识的记者都以个人身份,特地前往悼念。 有位记者说:“我刚参加工作时,采访赵丽蓉,同行都一拥而上,我挤不过去只好在外围站着。退场时,赵老师看到我,就说‘小伙子,你也是来采访的吗?咋站那么远呢?’” 后来,赵丽蓉在他采访册上,签了这一生写得最熟练的三个字“赵丽蓉”。 这件于赵丽蓉来说,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给了他迈入新闻业的勇气,用热情、真诚去对待事业和身边每一个人。 1996年,“货真价实”四个字,她在《打工奇遇》里写得笔走龙蛇。 为了这四个字,她一天练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半夜起来上厕所,还要抓起毛笔写上几遍。 家里积攒的几沓报纸,都被她练习用光了。 书法货真价实,赵丽蓉也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家。 多年来,她站在舞台上,是魅力四射的演员,而脱下戏装,就成了最朴素的文艺工作者,两者毫不格列。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自然不会捧高踩低,她心底里始终放着一杆善良、温和、负责、认真的秤。 这杆秤,让她对芙蓉花知恩图报,让她在丧夫、丧女、肺癌晚期时,坚守喜剧舞台逗观众笑。 这杆秤,让她拒绝了广告商开出的百万医药代言费,也拒绝了走穴商演露面的高额通告费。 去世时,没有豪宅,没有专车,只有北京市郊一个不起眼的农家院。 甚至儿子在她去世清点遗产时,才发现母亲远比想象中更清贫。 她本是评剧表演艺术家,少年求艺,青年丧夫,中年丧女,却大度地用喜剧调侃了一把苦味人生。 中国第一老太赵丽蓉,真强者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