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阳有块“宝地” 随意捡起的残片都有上千年历史!

 昵称55301288 2019-03-20

  镇江丹阳市民孙红兵是一名文物爱好者,最近他在家门口的田间地头发现了大量的古陶瓷残片,凭借着自己的文物鉴赏经验,孙先生推测此处可能是一个古迹遗址。 

  古陶瓷残片现身地头 造型精美种类繁多

  在孙红兵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丹阳市访仙镇双茆村。记者目测,在一片100多亩的农田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古陶瓷残片。“种田时候翻过来的,就土里面全部翻到表面了,它这个叫印纹陶,表面有一种花纹,它还有红陶、灰陶 ,它这个年代可能是西周到春秋。”

  孙红兵说,这些残片都是碗、碟子、缸等生活器皿的一部分,看到一些式样特别或者相对完整的残片,孙红兵就会把它们搜集起来,带回家中暂时保护。“这个是鸡头壶,这是眼睛,这个是嘴,很漂亮啊,可惜它残了,要是完整的很漂亮。”

  除了古陶瓷残片,孙红兵还在田间发现了几只精美的石器,他表示会把自己搜集的东西上交到文物部门,供专家研究。“现在我捡了大概几十件残片吧,什么窑口我也不清楚,需要专家来研究。”

  文保专家:古陶瓷残片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那么在田间发现的这些古陶瓷残片都是什么年代的呢?在察看相关样品后,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一松表示,记者带来的两块陶器残片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这类我们俗称战国印纹陶,也可以称为麻布纹 ,有点像麻布的纹路,烧成温度已经很高了,这个要1000摄氏度以上了,具有非常鲜明的战国时期特点。”

  而三件瓷器残片则可能来自南朝时期和唐代早中期。“这类我们俗称叫玉璧型底,你看它底像个玉璧一样,唐代早中期之前几乎都是饼型底,在唐代中期出现了玉璧底。”李一松表示,发现古陶瓷残片的田地很有可能是古人的聚集地,这些残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第一它存世量多,内容丰富,题材也丰富, 第二它真品率高,这个瓷片, 像这个断面啊, 比起完整瓷器来说呢,你都能观察得很清晰。”

  疑似古人生活聚集地 文物部门已列入巡查范围

  镇江丹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张益告诉记者,丹阳市是我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近6000年的历史。发现古陶瓷残片的访仙镇也是个古镇,在接到孙先生的反映后,丹阳市也组织考古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察看,目前初步认定该地块是古人聚集地,已经纳入当地文保员巡查的范围内。“ 那个地方都是农耕地,我们对那个地方就是保持现状,如果将来在那边有工程建设,进行深层次挖掘的话,我们会事先进行考古勘探。”

  文物保护人人有责,除了文物部门加强巡查,我们也希望当地周边的居民不要乱挖乱建,以免造成古人生活遗址的破坏,从而影响它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今晚18:30分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60》栏目,或者下载我苏,荔枝新闻客户端。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兵 编辑/秀烽)

关键词:

来源:荔枝网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5日

新闻时间:

分类:

封图:

摘要:镇江丹阳市民孙红兵是一名文物爱好者,最近他在家门口的田间地头发现了大量的古陶瓷残片,凭借着自己的文物鉴赏经验,孙先生推测此处可能是一个古迹遗址。 古陶瓷残片现身地头 造型精美种类繁多 在孙红兵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丹阳市访仙镇双茆村。记者目测,在一片100多亩的农田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