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五千年历史,汉化了无数民族,为何这个民族却一直无法被汉化

 昵称55301288 2019-03-20

中国历史有5000年,主体的中原民族经常遭到游牧民族的入侵,这些民族通常会学习先进的文化,逐渐改游牧为农耕,融入到华夏民族的主体中,但是在这么多民族中却有一个例外。

在两汉以后曾经经历过300年的动乱。在这期间有很多其他民族来到中原大地,史称五胡乱华。比如说鲜卑,就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后来鲜卑人强大起来之后,在北魏冯太后的支持下,孝文帝推行了穿汉服,讲汉语,迁都洛阳,并且大力推行儒学和佛学,推动民族通婚,少数民族改姓汉。北魏的皇帝改为元姓,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汉化,影响了几百年。后来的很多皇帝,比如说隋朝唐朝都有部分的鲜卑血统。

而唐朝灭亡之后又经历了一次社会动荡,沙陀族先建立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而它们的建立者都把自己当成汉族的一份子,对于汉人完全不存在任何民族歧视,唐朝末年黄彻黄巢攻克长安,而当时就是一个沙陀人李克用维护了唐朝,在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李克用仍然用唐朝的年号,自己的儿子,建立了后唐政权,自认唐朝的延续。

而在两宋时期,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等地方,他们实行的是南北院制,北院管理契丹人,主要经济是畜牧业,南院管理汉人,实行农耕经济,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他也有自己的汉族名字,甚至他的汉语都非常的好,金国太祖完颜阿骨打,也给自己起了一个汉族名字。

除此之外还有西夏李元昊,尽管在西北边陲,但是也大兴儒学,仿照宋朝建立官制,满清在建立初期,就接纳汉族读书人提倡儒学,在清朝入关第2年就开始科举考试,清朝初期文书基本上是满文,中期办文办汉文,到了后期州,汉族文字这一种文字了。到了清朝中后期,满族人基本上都已经是会说汉语了。

这么多民族,只有元朝是个例外,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而后来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后来在1279年灭掉南宋,统一全国,在1368年元朝亡。

这个政权一直都没有接受过汉化,表现也直接体现在几件事,比如说他们热衷对外扩张,但是对于学习先进文明却缺乏兴趣,直到元朝灭亡,儒家的思想始终没有被确立为治国主导的方针。忽必烈建立了蒙古新的文字,宫廷中主要使用的是蒙语。除此之外在经济上也是很畸形的,他们对外扩张,但只是为了掠夺。

元朝能叫的起来名字的皇帝也就那么几个,比如说成吉思汗,忽必烈,铁木真。内部也是皇权争夺频繁,没有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