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种子 第一步,晒种 农业上有一句名言叫“苗好三分收”所以为了使葫芦苗齐、苗壮无病,要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催芽。具体做法是将种子放在太阳下暴晒1-2天,要勤翻动让它每一面都晒到。 浸种前一定要晒种,这很关键。种上不出芽有很大一部分跟这有关,晒种可提高种子活力,增强种子的发芽,增强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还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 第二步,浸种 将晒好的种子,放入较高温度的水中迅速搅动5分钟,当水温降至人体体温以下时,根据个人经验浸种7-8小时为宜。时间太长容易营养流失,反而不容易发芽。 第三步,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反复搓洗,一定要洗净种子表面的胶质,有利于种子发芽,将洗好的种子捞出,用湿布或毛巾包置于30度的恒温环境中,催芽,一般48小时以上就可出芽,72小时以上芽长应至0.5cm以上,就可播种了。 PS:控温的办法由很多种,有条件的用恒温箱,没有条件可用电热毯、暖气、保温箱等,我的经验是用毛巾包好种子,放入塑料袋中,然后放在贴身的上衣口袋中,这样就可以确保30度的恒温了。 第二部分:土壤(营养配土) 葫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泛,不同土质均可种植,而最适合的土壤为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我们在阳台盆栽应以砂质壤土为宜,酸碱度较为宽泛。 PH5-7均能适应,但以偏碱性为宜。取土时应取没种过葫芦的地块的土,因葫芦不能连作,轮作则需3年以上,否则易生病,易造成死秧。(酸性土更为严重)。 营养:应施腐熟的鸡粪为佳(农资店有售)。鸡粪氮、磷、钾含量比例较为适宜葫芦生长,而富含磷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花芽的分化为日后开花做果打下基础。再加入适量复合肥,用农药杀菌灭虫,就可装盆了。 第三部分:播种 播种之前要把水浇透。把发芽的种子放入花盆内,不需要放的过深,没入土中即可。 在种子上放图,具体做法如图所示,这样的做法是使苗长得正,不容易歪。 最后一步封膜,保持土壤湿度,更好的出苗,这一步很重要。 下面就期待小苗生根发芽,破土而出。 第四部分:蹲苗 当苗龄达到五个叶时,这一阶段停止浇水(或少浇水),花盆要放在潮湿的地方,前提是有一定的日照,使其根向下去寻水,而上部由于缺水,不长或缓慢生长。 这时可见到葫芦的节间缩短,叶片紧凑。这时貌似不长,但其花芽的分化已完成10结以上,一旦结束蹲苗,伸蔓即可见花蕾,这一时期应在10天左右。 有的朋友种的葫芦苗即少见阳光又浇大水,长得和豆芽菜一样细长,那样就不是正常的株型了,也不是所说的壮苗,可以肯定的说结不了葫芦,或不可高产。 第五部分:防虫害及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葫芦本身对病害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能适应较为严酷的环境。但苗期至坐果这一阶段,由于气候的原因,容易发生猝倒病,灰霉病;坐果后期容易发生白粉病,炭疽病等等,这都需要提早防治,尤其应以防为主,真正染上病害,治的效果不明显会造成绝收或皮质太薄而没有品相,提早防治的方法,在苗期应用甲基硫菌灵(甲托)或百菌清800倍液,每隔7天联系喷施2次,伸蔓开花期,应用甲霜灵或代森锰锌800倍液,每隔7天联系喷施2次,这样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春季犹豫干旱的原因葫芦容易发生蚜虫危害,蚜虫在叶片背后不容易被发现,受害后造成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严重的造成植株死亡。防止方法,可用农药“一遍净”喷施,即可见效另外小叶蛾、菜蛾等虫害用广谱性的农药及时喷施,切不可大意,否则一个好葫芦被虫子一爬就全完了。 大家看我种的葫芦,结束蹲苗后伸蔓即可见到葫芦,腋芽中的葫芦隐约可见。 肥水管理:葫芦的根系较深是指垂直根系,而大部分都呈水平状分布于浅表层土壤中的二三级侧根则生长着绝大多数的根毛,而根毛则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最主要器官。而根毛又十分的脆弱,不耐水而喜气,所以一旦水大形成渍涝,则会腐烂坏死以至于整个秧子死亡,根据这个特点在水的管理上要一千万个小心不能盲目浇水,有的吧友种的葫芦河豆芽草一样还在天天浇水,那就不对了,只有你看到地表干了,抓下土松开不成团了再浇水,还不能浇大水要少水勤浇这样既利于通气又有足够的水份供应。 在坐果的初期应加大水的供给,利于坐果。在坐果后期要减少水的供给有利于形成较小的葫芦。这是主要的原则吧友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要灵活掌握切不可盲目。 在架子的一侧开挖深60-70公分的深沟而将土的一层培成垅,这样形成高低差80公分的高垅,主要作用是形成可浇可排的有事,即农业上讲的先排后灌。这样即可浇水又可控水,即使下几天雨也不至于淹了高垅上的秧子确保根系完好。这就是我家葫芦皮质特好特厚的原因。要重施底肥少追肥尤其不能追化肥。 第六部分:掐尖打蔓 葫芦苗期经过蹲苗后由于根系的发育形成大量的根群。植物本身所产生的生长素也大量生成,这时植物已由生理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为了获得更加优质的葫芦,更加多的葫芦,我们需要掐尖进一步限制它的生理生长,这就是为什么要掐尖。 有的朋友只知道掐尖但为什么不知道。三个叶五个叶就掐尖了,其实不对。如果葫芦未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掐尖如果掐尖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那么什么时候掐尖呢?!等到葫芦长到15节以上,也就是15-16片叶时而且葫芦苗长得壮实,叶芽饱满才能掐尖。 有的朋友以长多高为标准其实不对,以种植多长时间为标准也不对,它有日历苗龄和生理苗龄的区别。掐尖以我的经验有快慢2种方法要灵活运用。 一种是龙头上发现有葫芦的花蕾用小刀将龙头上的心挑掉,一定要小心。这样再生长三五片叶后就可有葫芦生成。这是快的办法。 第二种就是葫芦在15节以上后,看各节处的叶芽饱满程度,叶芽是否有葫芦,然后在这个叶芽以上掐掉龙头即可,一旦叶芽发育成侧蔓则可有葫芦生成。 以上两种操作需要大量的实际经验,希望朋友们认真观察总结,小心操作。 第七部分:如何长成优质葫芦 植株经过掐尖打蔓,开始出现雌花,这时要特别注意,主蔓上做的葫芦,因为主蔓上容易出现畸形(单肚)。 所以多注意侧蔓出葫芦后,型一般会很好,但不能多苗,应在葫芦后5-6片叶掐尖。 当秧子上做住5-6个葫芦后就不再让其做葫芦了,应该把雌花掐掉,犹豫植物的顶端优势的生长特性(靠上节位生长优先)上街为的葫芦要比下节位的大。 这一时期要勤观察,当其中一个突然增大应当掐掉(特殊好型的除外)否则其他几个就要化掉,以后一次类推,每盆剩2-3个葫芦为宜。保持住适当的水肥你就能获得好的具有商品价值的葫芦。 有的朋友舍不得掐掉不中意的葫芦,也理不清上下节位的关系,到头来结的全是一个肚的葫芦,不舍不得,再确切不过了。 总结一句话就是不好型的葫芦,主蔓上的葫芦突然增大的葫芦都是随时准备舍弃的,当然最好的结局是都留下。 再有就是随时做记号,以备多观察留意免得找不着了。结果中后期要每7天打一次杀虫剂千万不可疏忽大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