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之七十六]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了我国的国典文化的作用及意义,它不但能提升我们生活的乐趣,还能摒弃生活中的幼稚的浮躁,带给我们更多的理性和高雅,来丰富我们的内涵和人生的审美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 唐代 :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衰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述,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译诗] 像《大雅》那样的中和雅正之音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我虽已复古为己任,但已年老力衰,不知有谁再能写出像《大雅》那样的诗篇。斯文衰矣,终春秋之世,不能复振。战国迭兴,王道榛塞,诗歌的创作更是荒凉。干戈寥乱,七雄龙争虎斗,相互侵食,直到秦朝统一全国,这种局面才终正《风》、《雅》一类的诗歌,日远日微。一变为《离骚》,即使是屈原,宋玉这样的大家之作也过于衰愁。到了汉代,司马相如、扬雄在委靡文风中激扬颓波,疏道其下流,弘扬正声,万世师法。诗歌兴衰变化,但文章法度,已经逐渐沦丧了。建安以后的诗歌,夸尚绮靡,竞为新奇,不足珍重。雄健之气,由此委靡。迨至本朝。扫魏晋之陋,起骚人之衰,诗歌复古,艺术精神终于回复到了远古时代。朝廷无为而天下治,诗歌杝以清新自然为风尚。文人才子遇到了政治清明的好时代,乘此时运创作出了大量精品,犹如龙腾鱼跃。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相映成辉,作品丰富多彩,宛如秋夜闪烁的繁星。我的志愿是能像孔子一样,编定一代文献,使它们能流芳千古。我愿穷尽有生之年,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不到死亡,决不停止。 摘自于唐诗三百首,崇文国学经典,谢谢作者为我们所作的注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