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秋老虎发威,赤日炎炎。茶桶里茶叶所剩无几。又想起赵公给茶庄的题词,便关闭店铺,信步来到茗佳茶庄。 站在门口,纵观茶铺,装修别具一格。四面墙壁和屋顶都采用芦苇杆铺垫,赵公题词为一横幅,悬壶流香四个大字浑雄圆润。下题小字:乌龙望月毛峰上,红袍观音云海中。悬壶流香显然是从中医悬壶济世转化而来。不过我觉得“流”字应改为“留”字较妥当。流香有香气散佚之感。留香则香气凝聚。 女店主用带有浓重福建口音的普通话招呼我进来,见我汗流满面,客套地说:“心静自然凉”。我回应:“茶有清香,不静也凉。”随即坐在女店主对面攀谈起来。 同在一条街上做生意,店主很热情地为我冲茶。“夏天宜用清茶,我给你沏一壶龙井。”她起身拿起一个宜兴紫砂泥壶,装茶沏水。摆在我面前一套藤编茶具上,三只大小不一的蟾蜍引起我的注意。以前也曾在其他茶庄见过,一直不知作何用,猜想可能是茶行的吉祥物。便低头仔细观赏。那蟾蜍口衔一枚银元,盔甲色泽。三足稳居茶具上。抬头问店主此为何物?店主笑而不答,把刚沏的茶水倒入茶盅,随即泼到蟾蜍身上,那灰黑的蟾蜍瞬间变得金灿灿。须臾,又恢复本色。令我大开眼界。“这叫变色茶宠,茶行镇宅之宝。有招财进宝,富贵吉祥的意思。讲究的人白天把它摆成头朝外,招财,晚上头朝里,吐财。”店主娓娓道来。并递给我一盅龙井。北方人喝惯了花茶,喝龙井只有淡泊感, “我知道龙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称,但喝起来口感甚微。”“不习惯,喝一段时间会改变。”店主递过来第二杯。我说自己曾到过西湖狮峰山,九溪十八涧,看到过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青翠欲滴。“那你比我强,我到过西湖,未去过狮峰山。”店主热情,又把第三杯茶放在我面前。我凝视片刻,忽然想起红楼梦中妙玉调侃贾宝玉吃茶的笑料,逐说:“喝茶有讲究,一杯为品,两杯为喝,三杯嘛……。”店主肯定知道下文,未等说完就吃吃笑起来:“你的茶文化很深吆。” 话题转到茶文化,谈兴渐浓。店主给我讲了铁观音的来龙去脉。铁观音发源于福建安溪县西枰镇。是乌龙茶中的精品。当地有民谚说:“四季有花常见雨,严冬无雪有雷声。”气候得天独厚。传说古时候有个诚心敬奉观世音的人,每日敬奉一盏清茶。一次观音显灵,指点他某处山崖有一株神茶。他攀崖匐壁找到,只见茶色闪烁铁色幽光,又是观世音指点,故起名铁观音,流传至今。 趁谈兴正浓,我讲了文人墨客与茶的不解之缘。一次,苏东坡进山朝拜,到一庙中。方丈见东坡穿著太土,心中鄙视。懒懒说道:“坐。”吩咐道童:“茶。”一攀谈,感觉这老者谈吐不凡。逐起身让至内庭,道:“请坐。”吩咐道童:“敬茶。”再一攀谈,方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又起身让至方丈内室,恭敬地说道:“请上坐。”吩咐道童:“敬香茶。”苏东坡辞行时,方丈恳请题词,东坡提笔题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方丈面有羞赧。 店主会心一笑。我端起面前茶盅,一饮而尽:“我要饮驴了。”两人不禁大笑。 店主把壶中茶水倒尽,泼向蟾蜍。瞬间金光灿烂。推杯换盏,重沏一壶铁观音“尝尝我们家乡特产。” 铁观音茶色浓微苦,养生养性养肝养目。 从茶文化谈到地方风土人情,最后谈到两幅我很欣赏的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拿一瓶酒来。”店主说在江南茶楼酒肆很常见。另一副对联佶拗难读,我只的拿笔写在纸上:“一杯清茶解解解解元之渴;两首妙曲乐乐乐乐师之音。”女店主娥眉颦蹙,佶屈聱牙地试读。我在一旁哑然失笑。 离开茶庄,炎热立刻扑来。站在茗佳茶庄门口思忖,这商界三百六十行,经营茶叶倒是养身养性的好去处, 公司怎么不经营茶叶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