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缝纫机故事

 火娃小议 2019-03-20

我家居室的一角摆放着一台缝纫机,它购置于1977年,牌子是“前进”,大连产,机前走线,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它算不得名牌,远不如上海产的“蜜蜂”那样有名。然而,在那些岁月里,它陪伴着我,每当踩着它的踏板,听着它清脆的“嗒嗒嗒嗒”声,我心中都充满了感慨。

这台缝纫机是我婚后购置的第一个大件。那时我和丈夫的每月工资收入合起来是64元,而它的价格是165元。之所以下决心购买它,是因为那一年,我们的女儿出生。孤身在锦州的我,没有任何帮手。而此前想都想不到的一系列生活琐事却伴随着孩子的啼哭压向我。其中最难的就是做针线活。现在的小青年会说:三口之家有什么针线活?穿什么到商店去买就得了!可是上世纪70年代,凭我和丈夫微薄的收入,经常去商店给孩子买衣服那简直就是奢望,周岁以里的娃娃的服装那是需要几套的,孩子不断成长,衣裤又要不断更新。那时我们住平房,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扒炉灰,生火,热奶,喂孩子;做饭,匆匆、草草地把饭填到肚子里;然后清洗积攒了一天的一堆尿布;在饭盒里装好第二天午餐的备品……上床睡觉之前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这种情况下让我这个读完书就下乡,回城后便工作、结婚、生子,而唯独无暇专攻女工的返城知青坐下来,用手工缝制孩子的衣裤 ,真比让我上天摘月亮还难。

有一台缝纫机的愿望自然就迫在眉睫了。

孩子10个月大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缝纫机抬回了家。

按照说明,我引线穿针,再把准备好的报纸折成双层拿来压在针脚下,踩动踏板……牢记同志叮嘱的倒线问题,第一次在报纸上跑出一条笔直的缝线来!按照同志的说法,我制作的第一个成品应该是鞋垫。那时候买布是需要布票的,我翻箱倒柜,找出丈夫的一件破旧的工装,剪成鞋垫形,将四层叠在一起开始制作。鞋垫不能跑直线,要随弯就弯。尽管小心翼翼,还是在拐弯处断了几次线。重新纫针,剪断乱线,几经周折,我制作的第一双鞋垫以歪歪扭扭的针迹,密密麻麻的线痕问世了。

当丈夫的旧工装变成八双鞋垫之后,我确信我在缝纫方面可堪造就。

我有个在制衣厂上班的朋友,她把厂里淘汰下来的五颜六色的碎布角带给我,我把它们剪裁成一般大的菱形和三角形,然后用缝纫机拼成一尺见方的布块,再把这些布块拼接,最后竟制成了一块一米见方的被面!现在说起来容易,而当时拼接实在太难——每到各个布角接茬处,不是断线就是折针,布角间如果对得不齐,拼出的图案就不规则而且衔接困难,我就拆了再缝……记不得熬了多少夜,出了多少汗,当我用它为女儿做成一床小棉被,当同志和朋友鼓励我说它很漂亮时,成功的喜悦让我忘记了疲劳。

最初,我是花钱到到专门裁衣裤的小店把布料裁好了,再回家缝制。记得那时裁一条裤子2元钱,裁一件上衣3元钱。我就决定自己学裁剪。买了一本《初学剪裁入门》,在床上铺好了报纸,按照书上的说法,在报纸上绘出图样——我为自己设计了一条裤子。不喜欢裤脚肥,就自行将它缩进去半寸。左端详右比量,然后拿起剪刀,没想到,手竟然有点抖——这要是一剪子下去裁错了,我可上哪再淘弄布票去!又再次核对尺寸,直到没啥问题了,心情平稳了,才慢慢地裁完了。

那是个星期天,丈夫替我带孩子,我打开缝纫机,没吃午饭,连轴转,一口气把它缝完。那是一条淡蓝色的裤脚里收、穿着很舒服、很护腿、受到诸多同志亲友夸赞的裤子!一鼓作气,我又给丈夫做了一条黑色的裤子。

在贴身而时尚的造形下,谁也没注意到这两条裤子的缺陷:裤兜是外贴的。为什么外贴?不会内装。不但裤子的兜外贴,此后一段时间内凡我所做的上衣的兜也均为外贴。

我做的第一件上衣是一件条绒的、质地很厚实的浅灰色女式西装。之所以选择那种面料,第一是因为它耐穿;第二是因为它造价低(当时的西装大都用毛料);第三是因为它的厚实省却了我为它挂里衬的麻烦;第四当然就是因为它特——那年月,根本就没有用条绒做西装的,在我的想象中这件西装穿出去定会在当时的西装群中具有独立、随意而休闲的新潮意识。 在剪裁时,我忽然想起三十年代影片中有的西装前襟下摆处是圆的,就把图纸上的直角下摆改成圆形。而因为下摆圆,兜的下部也随之剪成圆形。西装做成了。由于颜色浅灰,而显得亮丽,由于厚实而显得笔挺,由于前下摆和兜底的微圆,而显得活泼,由于剪裁合体,而显得我体态优雅。

时逢“五.一”节,我穿着它与丈夫和孩子到公园去玩。注意到好多女同志不时投来的羡慕眼光,我就知道这件西装很漂亮。用海鸥牌120相机,丈夫当即留下了我穿着这件西装的形象。

我买这台缝纫机的初衷主要是为女儿做童装。女儿2周岁之前,我用这台缝纫机为她做了至少10条开裆裤、10件小围裙,10件花上衣。女儿四周岁,该去幼儿园了。报名距离入园只有3天的时间,幼儿园负责接待的同志拿出一张纸让我看,原来是要求所有入园儿童携同样尺寸和颜色的被、褥、枕。纸上标明了要求的颜色和尺码。感谢我的缝纫机,在2天内帮我完成了任务。

一次接女儿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孩儿穿着的红色、白领、砍袖、底边绣着一圈浅粉、浅蓝、浅黄小花的裙子,牵着妈妈的手从幼儿园里走出来。那小裙子好看极了。我盯着看,直到那女孩走远,把那裙子的样式牢牢录在了脑子里。我买了一块红纱布、翻出一块白丝布,按照记下的样式剪裁,缝纫,小裙子很快做好了。当时我还不会绣花,裙子下摆处的那一圈小花我是无论如何也弄不上去。左思右想,我用几块浅粉色、浅蓝色的碎布角折成两个蝴蝶结,再在蝴蝶结的下面各按上两根与蝴蝶结同色的长飘带,然后把它们斜缝在小裙子距前下摆4寸左侧与右侧的小兜子对应处。哈!效果好极了!第二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对我说:“小朋友都说我的裙子漂亮,阿姨说:你妈妈真巧”。

我在尽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制作内贴兜、挖兜、和外悬兜,又学会了锁扣眼。我的针线筐里也逐渐增加了皮尺、直尺、弯尺、粉片和各色轴线。

那时候每周只有一个单休日。到了星期天,经常是给同志做衣服或裤子。在缝纫机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很累,但是很快乐。那时候人们的收入都不高,过日子当然是能省则省。后来有的人连她母亲和孩子的衣裤也求我做。

有的时候你象风一样不经意的把哪粒种子吹落,虽然你没期待什么,然而种子必定要开花结果。期末我被无计名投票选为先进个人。同志们的评语一致说我“助人为乐”。除了奖状,我得了10元的奖金。我用这钱买了一把好剪刀和许多缝纫线,我将更情愿地为我可爱可交的同志们尽我的微薄之力。

1994年,我们迁居到现在的家。装修完毕,就是选择如何布置居室了。

我先到商店走了一遭,没有太中意的,也知道了买一套床上用品和窗帘的价格。再到批发布市场看了做这些东西所需布料的价格。心中有了数:买成品的钱相当于买布料的三倍。我买了十二米紫色的天鹅绒,用六米做了带褶边的落地窗帘,用五米做了一个四周两叠褶皱的床罩,用一米做了两个宽褶边的枕套。天鹅绒的质地以及垂感使得这套饰品显得高雅,效果好极了。我又用十二米漂亮的花布做了另一套,用来装饰女儿的房间。

听说我搬了家,十来个跟我十分要好的同志来庆贺乔迁之喜。女同志分外注重观察床罩啊,枕套啊,窗帘啊这些东西。她们的结论是:女儿的居室给人活泼明快之感,我和丈夫的居室给人凝重华贵之气。就这样,我的缝纫机为我的新家再立新功。

现在我使用缝纫机的频率已大大降低,它经了四十多年的使用,面板已磨旧,机头的漆也已变浅。当初我使用它的时候,它不允许我心浮气躁,久而久之,女性的细腻与沉稳便上升为我性格的主导。如今,它静静地立在那里,相携半生之缘,是我当之无愧地可靠的朋友;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往事……提示我更加珍惜今天。

我时时擦拭它,不忍它蒙半点灰尘。尽管新鲜事物不断冲击我的视野,但我的缝纫机它永远不会淡出我的生活。

作者简介:王靖,沈阳二中老三届知青,招工后就职并退休于锦州市财会职业中专。中学高级教师,财会教研窒主任。

(版面设计与编辑:宁禄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