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正确的解决问题,在谷歌也不会落后的方法

 灬彬灬丶 2019-03-20

“你是猪,你们全家都是猪。”“你才是猪,你们祖宗上下都是猪。”“你脑袋秀逗了,一窍不通,你说的话都是狗屁,根本就不对。”“谁说不对了,你自己智商低还要说别人不对?你能不能长点脑子?”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对话,这就像是两个泼妇在对骂。当然,不仅仅是能够在泼妇骂街的时候能够听到,我们在开会的时候也可能会听到。

在这样的过程里,有的人以为自己声大词多、大杀四方威风凛凛,有的人悔恨自己反应迟钝发挥失常。

可是,其实在其他人眼中这两个互怼的人就像是两只猴子,挂在彼此的树枝上冲着对方大喊大叫。

这个时候,别人恨不得搬一个板凳,顺便带半个西瓜一盘瓜子两瓶汽水坐在这里看你们。

为什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于旁观者眼中会如此不堪?

那还不是因为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正确,不够科学。

在寻找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来探究一下我们之前怼人的姿势为什么会不对?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对之前的做法进行抽象提炼:

我们可以对之前自己与人开会互怼时的做法进行抽象提炼,从而建立一个一般做法过程,对这个做法过程进行分析。

我们之前开会与人互怼,首先开始于有人对我们的看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个时候我们就像是炸毛了的猫一样,开始对对方采取反抗态度,首先说的话就是:你说的才是错的。

而这个时候,我们与对方的对抗过程就开始了。

那么,我们将这个过程抽象一下就会发现其本质是这样的:

表达观点---收到分歧---唤醒对抗---附加情绪---竭力反击

当我们将这个过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存在那些问题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只存在一个主要问题:

让情绪占据了主导位置,先入为主的将对方放在了我们的对立面。

正是因为让情绪占据了我们思想的主导地位,到时候我们就将对方当做了自己的敌人,我们在那个时候所思考的并不是对方对不对或者是哪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而是将所有的思考点,都放在了如何反击对方维护自己。

这其实也不能够怪我们自己,这种反应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而从小培养出来的正常反应。

比如:

小的时候,如果老师告诉我们:你看看你做的题,XX这里就是错的。

当我们听到老实说这句话的时候,就知道了老师接下来要批评我们要惩罚我们。

所以,从小开始我们就已经形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如果有人对我们进行质疑说我们做的不对。那么,他就很可能要伤害我们。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逐渐变成上边这个样子。

当对方表达与我们的分歧时,我们开始变得愤怒开始逐渐的丧失理智,我们不再思考到底谁是正确的,而只是任由自己的第一反应反击对方,这就像是条件反射。

正是因为情绪占据了主要地位,导致我们将一场交流活动变成了一个激烈的互骂活动,让我们丧失理智开始用泼妇骂街的形式怼别人。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像是三岁的小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糖果开始大哭大闹。

按照这个节奏,我们永远不能够在怼别人的时候占据主导地位,怼他怼的有理有据让他心服口服,问题也永远不能够得到解决。

那么,如何才能够以一个正确的方法来怼人,最终让对方心服口服最终能够将问题完美的解决呢?

首先,我们需要做到在面对别人的质疑时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放弃情绪保持理智。

控制人们思考和行为的因素,究其根本就只有两点:一点是情绪,一点是理智。

这就像是我们的脑袋里边有两个小人,这两个小人会争夺我们的控制权,一个是情绪的小人一个是理智的小人。

情绪的小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冲动

2、 目光短浅

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导致当我们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时我们经常会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或者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比如:

骂人、打架、暴饮暴食、跳楼等等

这些做法,对于解决眼前的问题来讲没有任何的意义,骂人既不能让对方理解你,也不能让你理解对方,只能够让双方闹的越来越僵。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以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需要让理智的小人占据我们的主导地位。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自己生命中是不是只有理智的时候才能够解决问题,才能够让自己从困境中挣扎突破出来。

比如:

小时候进行数学考试,如果我们感觉比较紧张就会出现感觉自己完全没办法做题了,就连7+6等于多少都需要计算很久。

这个时候,我们所有的大脑内存都让紧张、焦虑这种情绪占据了。

可是,当我们心态平和抛开情绪让理智来主导一切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好像突然有了一个强大的武器帮助自己冲出重围。

当我们理智的时候,大脑就感觉在飞速的运转别说7+6等于多少了,就是傅里叶变换也能够写出来。

再比如:

路上开车的时候一不小心撞了其他人的车屁股,这个时候很多人会下来大喊大叫甚至会大打出手。

可是,这并不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被撞的凹下去的地方不会凸回来,被蹭掉的漆也不会补回来。

只有当给我们很淡定的给交警打了电话,给保险公司打了电话,按照正常流程处理的时候才能够将这个事情解决掉。

所以理智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抛开之后,才能够解决问题。

如何才能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要做的有如下操作:

1、 重复他人观点

2、 询问对方推理过程

3、 画出思维过程导图

4、 检查差异点

5、 将差异点放大思考

6、 形成创意择优系统

7、 顺利解决所有问题

如果你能够按照这样的思维套路引导讨论过程,那么你就能够以最优的方法解决问题,甚至可以让其他人觉得不可思议。

1、 重复他人观点

我们每一个人在理解他人话语的时候都会将自己的认知结合进去,这就导致了我们很可能会误解他人的意思。

比如:

当别人说,我们的观点可能存在一些需要仔细考虑的地方时,我们就会按照自己的一般经验认为别人可能会否认我们。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去重复对方的话语,这个重复并不是简单的将你听到的话语重复说出来。

这个重复是将刚刚听到的话用你认为的意思表达出来,并且还要询问一下对方:我理解的对吗?

通过将你理解到的话语表达出来,能够让对方对你的理解进行确认,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你们两个人能够处于同一水准面上。

比如:

我之前和一个经销商在一起聊天,聊到了杭州的房价。

对方说:杭州的房价真的好高啊,现在买房真的很不容易啊。

我说:是啊,杭州的房价现在涨的实在太厉害了,就那小破房已经完全买不起了。

对方说:那些一百来平米的房倒不是问题,主要是独栋现在开发商也拿不到地了,只能买排屋了。

我只能说:卧槽,你这人过分了啊,不考虑我们这些人的感受,你居然说的是别墅。

就从这个小事情,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对于同一句话双方之间理解的差异。

因为两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通,所以我们对于同一句话含义的解释也是不同的,因为我们的能脑补的只有自己经常接触的事情。

当他说买房越来越难的时候,我就按照自己经常遇到的情况感慨杭州的房价现在是高的吓人,让人感觉买不起。

这在我的世界里,这就是“买房越来越难”代表的意思,因为这是我自己的现实情况,我是根据这个来解释别人的话语的。

可是,在他的世界里“买房越来越难”的意思是独栋的别墅越来越难买了,如果想要买还得买排屋。

因为,对他来说已经完全不担心买一个正常居民楼了,买这样的房间对他来讲不是什么难事。他对于“买房越来越难的理解”自然就是,买这样的别墅越来越难了。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对于同一句话理解的不通,当我们看到一句话的时候自然就会根据自身的经历对其进行解读,可是每个人的经历和和面对的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对于同一句话的解读也是千差万别的。

正因为这样,为了能够保证我们在解决问题之前处于同一个出发点,我们需要保证自己所理解的是对方想要表达的,我们需要将自己所理解的重复出来让对方进行确认。

2、 询问对方推理过程

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更加倾向于简单的表达一个结论,而不愿意花费时间将自己的推理过程表达出来。

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所表达的结论很可能是错的。

直接表达结论而不表述推理过程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1、 掩盖真实目的

2、 无法发现隐藏在背后的错误

正是因为直接表述结论可能会这两个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对他得出结论背后的逻辑进行探索,从而避免这两个问题的发生。

1、 掩盖真实目的

表述一个结论就像是开枪一样这是一个结果,而导致他扣动扳机的原因会有很多。

人们说出一句话、表达一个观点其背后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有时候他们讲一些话其实是为了能够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

比如:

一个居民说:这片地方不能够被拆迁,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我们所有的情感还有所有的记忆都在这里,我们要坚守这一片乐土。

看起来他所表达的结论是:这片土地对我们很重要,不能够随便拆迁。

可是,你所不知道的是他感觉自己家的拆迁款没有给足想要更多拆迁款,他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一己私利。

如果我们拨开他所表述的这个结论,让他说明自己得出不能拆迁的推理过程时,他就会面临两种情况。

第一种,他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能够重复反正就是不能这么做。

第二种,他会冠冕堂皇的再说一段话可这段话根本没有办法得出不能这么做的结论。

询问对方的推理过程,除了能够避免对方为了掩盖真相而“瞎说”,还能够发现那些隐藏在背后的错误。

2、 发现背后的推理错误

有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错误的,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边这就是对的,而我们就需要通过询问对方的推理过程寻找背后的错误。

比如:

如果我们从小接触的知识是1+1=3,那么在我们的脑海中1+1必须要等于3,其他的回答都是错的。

可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1+1=2才是正确的,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没有错,有错的是认知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那么,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对方所表述出来的结论很可能是错的,可对方自己却并不知道。

而我们如果依据他所提供的这个错误结论而进一步行动,就只能够让我们最后错的越来越离谱。

比如:

你问兄弟最近追女生怎么样了,他说:感觉应该差不多快成功了。这个时候,他就表述了一个结论。

而你需要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依据是什么?

他说:妹子对我说,说我是个好人挺喜欢我的,所以我就得出来这个结论。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了他在推理的时候已经错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

如果我们只是听了他的结论,听到他说自己快成功了而盲目的准备庆祝,最后就只能够换来好人卡颁发的那一瞬间天崩地裂。

这就是为了能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那些自认为正确可实际上错误的地方。

3、 画出思维过程导图

画出思维过程导图是为了能够帮助对方理清楚推理思路,同时将他的逻辑思维过程暴露在阳光之下让所有人进行检查确认的。

思维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可是思维却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表达出来的,就比如画一个思维过程图。

这就像是做研发写算法的人,算法其实就是“思维方法”只不过这是讲人类的思维方法转化成了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东西。

在正式开始敲代码之前需要先将自己的算法过程写出来写在一张纸上,通过将这个过程写出来将这个算法展示出来,房子啊啊桌面上让大家一起讨论看看哪里还有不合适的或者是哪里还有需要修改的。

当我们把思维过程画出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就相当于把一块粗铁放在了火炉中,让大家对我们的思维过程进行千锤百炼。

只有这样,别人才能够理解你的思维过程并且能够纠正其中的错误。

你的思维过程就像是一条公路,而你将思维过程画出来就像是还原了一个份设计图纸,其他人就像是工程师。

如果我们的思维过程本身就存在问题,这就像是修路的时候路的方向本身存在问题,那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成功到达目的地。

如果别人通过设计图纸,指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问题改正之后就能够到达正确的目的地。

4、 检查差异点

当我们存在分歧的时候,一定是我们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与其他人出现了区别。

这个时候,通过第三步我们已经将自己与其他人的思维过程导图画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对两人的思维过程进行对比。

通过对两人的思维过程进行对比,我们就能够找到那些造成后续分歧的关键点所在。

比如:

1+2+3+4+5这个问题,我们的运算结果是15,可是另一个人坚持说是20。

这个时候,我们和对方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导图画出来,发现我们的过程是:1+2=3;3+3+4=10;10+5=15,而对方的过程是1+2=8;8+3+4=15;15+5=20.

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彼此之间差异的根本就是对于1+2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个地方打通,那么就能够让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消失。

通过这一步,我们找到了彼此之间思维中的差异点,这个差异点很可能是我们一系列思维过程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为了解决这个差一点我们就需要将这个小点放大,这就像是用显微镜放大病菌一样。

5、 放大差异点

就像是亚马逊河流域内的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就能够引发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一样,一个小小的思维错误就能够引发后续各种眼中的后果。

这个时候,我们就像是手术室里边操刀的外科医生一样,为了能够将这个小小的错误更好的处理掉,我们需要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来让其完全暴露在我们面前。

我们需要跳脱现有的问题分歧之外,单独将这个差异点拿出来进行讨论,这样就能够让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解决这个根本差异上。

当我们将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之后,就能够将后续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都解决。

6、 形成创意择优系统

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最终有一个结果,而得出这个结果的得出方法不同将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我们努力了很久的工作就因为得出结果的方法不够好导致前功尽弃。

比如:

我们现在面临一项投资,经过大家的讨论现在感觉已经将所有能够讨论的点都已经讨论清楚了,可是面对这一项重要的决定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这个时候,感觉每个人都好像是比较有道理的,没有办法有一个明确的决定。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个时候有两种解决方法:

1、 平等举手表决

2、 一人独裁决定

可是从结果而言,这两种解决方法都不是最理想的。

使用举手表决会将集体置于首要位置,而在一个集体中其实大多数人所谓的观点和意见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针对一些大多数人都是盲目无知的。

可是,在这种大家平等个的情况,就会产生无知和运气主导一切,那么我们之前各种科学的做法也就没有了意义。

而如果使用一个人独裁,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这也会造成我们辛苦讨论良久的事情最终不能够发挥出来应有的作用。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科学良好的决策机制来进行决定,这个决定机制就叫做:创意择优有系统。

创意择优系统的根本原则就是不同的人在针对不同问题时拥有不同比重的发言权力,将这些人的意见按照不同权重比进行计算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比如:

针对某一科学问题,一位科学家的发言要比一万个普通民众的发言更加有重量,那么在每一个问题面前都会有一个比较权威的专家,而这个专家的意见在决策中占据的比例就需要比其他人更高。

形象点说这就像是投票权,一般人的一票就是一票可是专家的一票就是拥有三票的权利。

那么,对于一般工作中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拥有专家等级的投票权利呢?

拥有专家的投票权利需要满足一下两点:

1、 成功解决三次及三次以上的相似问题

2、 推理逻辑清晰正确可经受压力测试

当一个人满足以上两点的时候,就可以认为他拥有专家级的发言投票权利。

1、 成功解决三次及三次以上的相似问题

当一个人在自己过去的岁月中有至少三次对于类似问题有成功经验,我们才能够认为他有相关类型的成功经验。

对于一些人呢可能曾经偶尔成功过一两次,可是很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成功。

这个时候,面对这个新的问题他就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心得经验可以作为参考。

而只有那些拥有三次及三次以上成功经验的人,他们已经总结出来了成功的方法或者叫做套路。

针对这个新出现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参考自己之前总结出来的方法论来指导下一步的行动。

比如:

买股票

有的人运气好,买到了一个增幅很大的股票,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想要购买一支股票能够听他的意见吗?

我相信你会和我有一样的担心,他上一次成功了并不代表这次也可以,因为他就是凭借运气瞎猜的。

可是,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人买了四五次股票了,每一支都能够有增长。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想要买股票就会更加相信他提供的建议。

2、 推理逻辑清晰正确可经受压力测试

有的人虽然可能实际经验没有那么多,可是他们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思维方法,而这个方法可以画成思维过程图让其他人进行检核。

那么,他也可以归类为专家这一类别。

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有的人能够搞清楚其中的联系而有的人不能。

那些搞清楚内在联系的人都有非常清晰的推理过程,而沿着整个推理过程所有人都能够对结果进行测试检核。

当我们将上边的步骤进行完之后,基本就可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绝大部分问题。

以下为:怪诞乱语

其实,

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思维模板,

或者你可以将这个看作是一个思维引导,

遵从着这个解决路径你就会看起来很有章法,

用更加通俗的话来说,

你会看起来很有思路、和一般人不一样。

希望,这个套路对你们有用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