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波澜壮阔被很多军事迷和历史迷津津乐道,这不仅是现代化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还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战火遍及全球,其影响了战后世界势力的新格局。就我国来说,抗日战争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共合作时期,两军配合默契,敌后游击和正面的阻击成功地打乱了日军的计划。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国军还配备了德军的装备,更有德国的军事专家来帮着国军实现军队的现代化,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一战失利后的德国从帝国的位置跌落,巴黎和会上,列强还想将德国在中国的利益转让给日本,因为中国没有签字,这给德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1920年7月,德国驻华领事代表德国主动和中国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两国开始有正常的贸易往来,并且主动废弃了之前签订的合约。 政治关系改善带来了很多好处,中国有了关税自主的权利,中德贸易快速发展。其中,以军火贸易最为重要,据可靠记载,在1925年,德国卖给中国的武器总价值为1300万马克,占据中国进口武器的一半以上。德国还得到了很多兵工厂的建设合同,云南和沈阳都有德国工程师设计的军事基地。 当时的孙中山还曾经三次亲自前往德国演说,他与德国政府交涉进一步的资助,只是当时国际形势复杂,德国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帮到中国。1928年,德国陆军上校鲍尔率领25人的顾问团抵达南京,以“私人身份”协助国军开始进行现代化军事改革。他们都是经过实战的老兵,更是军事训练的精英,使得国军的战斗力稳步提高。 ![]() 1933年,希特勒撤回所有在华顾问,但是随后日军在中国的大肆侵略,德国又提供了很多帮助。或许是害怕日本在亚洲一家独大,或许只是单纯的贸易,总之,在二战时期,国军配备的德式武器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顾问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