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不能只靠老师,家庭教育很重要!

 梅雨读书 2019-03-20

刚刚进入“两会时间”,关于家庭教育话题的讨论已经十分火热了。

家庭教育之所以颇受关注,或多或少跟当下一些家长不够重视家庭教育有点关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责任就主要在老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人生永久的学校!家长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爸爸妈妈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开始就要扣好,一步为赢,步步为赢;错了第一步,全盘皆输。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家庭教育的话题。

一、有些教育,不能推给老师,只能靠家长

我经常都会听到,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总会说“我的孩子就全拜托老师了”,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就要全权负责了”,把老师当成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大管家”,自己甩手不管。如果孩子在校期间出了一些小状况,就马上问责老师。在上一次,有一个学生爬围墙出去了,甚至他回到家了又去以前邻居家住下了,家长也只是把到学校兴师问罪放在首位,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遗憾的是,家长却没有好好的反思,反思我们的家族教育,反思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深思后续的教育。

像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都会遇到。

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种做法,对吗?

从孩子生下来,一直到走向社会的整个成长阶段,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友善和关爱,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基本要求。像我校负责教导处的陈海珠主任,担任六年级语文主科,负责学校大小事务,每天像打仗一样高强度工作,前天为创办“小小科学家”实验学校忙到半夜;昨天晚上又在学校负责搞完“三八”庆祝活动……常常回家时已经精疲力尽,但她依然坚持要检查完孩子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才睡。不是一天,而是天天坚持!

相反,很多父母因为自身工作等原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家庭教育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了。

父母的影响是一切教育的开始,也是孩子社会生活的起点。他们必须具有承担教育工作的能力,这一点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但是,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沉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有的人会忽略当父母的责任,把老师当作家庭教育的替代者。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了,总是不闻不问,这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呀!

二、父母的一切都逃不过孩子明亮的眼睛

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妇联就呼吁将家庭教育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规范化发展。去年两会有委员提出:“家庭是人生首所学校,要注重家教家风”,今年的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带来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

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父母是他接触最多的人,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和适应这个社会。比如说,当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肢体动作;当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语言习惯;孩子看到电视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找电源开关……孩子看到父母在玩手机时候,也模仿家长玩手机。

总之,父母说话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习惯,都逃不过孩子那明亮的双眼。

同样的道理,喜欢阅读的孩子,多数是因为父母经常把书本捧在手上;喜欢宅在家的孩子,多数是因为家人没有出门散步的习惯。麻将桌旁和书本堆里长大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父母都坐在电视机前挪不开眼睛,父母都整天在玩手机,孩子又怎么能静下心来学习呢?

三、家长的言传身教,比孩子的智商更重要

家庭教育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比如说非智力因素方面,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基本规矩等等。

所以呢,做家长的首先自己要学习,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与新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育儿能力。做父母的应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认字、读书、数数等,也包括孩子的举止行为、感知认知等各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自然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了。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的。

四、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家长和老师并肩前行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配合家长,老师与家长共同陪伴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和老师在一起并肩“作战”,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结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百倍的信心和力量,帮助他成长!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老师教授知识,家长养育孩子,不管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责任与使命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培育好孩子。

所以说,只有家庭和学校“并肩前行”,形成一种整合优势,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