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6 每周一药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药,这次给大家介绍的是苍术[cāng zhú],来和图图一起看看吧! 苍术,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根基。前者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佳,故名茅苍术,简称茅术;后者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春、秋二季采挖。生用或麸炒用。 【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袪风散寒,明目。 【临床应用】 1、湿阻中焦证 本品气辛苦,性温燥湿,主人脾、胃经,为燥湿健脾要药。 ①治湿阻中焦,脾失健运所致的脘腹胀满、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肢体倦怠、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以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如平胃散。 ②治水湿内停之痰饮、水肿,常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同用,如胃苓散。 ③治暑湿或湿温,常与黄芩、黄连、滑石等配伍。 2、风湿痹证 本品辛散苦燥,性温散寒,能祛风散寒。 ①冶风寒痹证湿邪偏胜,关节重着、屈伸不利者,常与羌活、独活、薏苡仁等袪风胜湿药同用,如薏苡仁汤。 ②治湿热痹痛,常与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同用,如白虎加苍术汤。 ③治湿热下注之脚膝肿痛,或痿软无力,常与清热燥湿之黄柏相须为用,即二妙散。 ④治湿热下注之阴痒、带下黄白,常配伍柜子、龙胆、黄柏等清热燥湿药。 3、风寒夹湿之表证 本品化内外湿浊,又能袪风散寒。治外感风寒表证夹湿所致之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白芷等发散风寒药,如神术散。 4、夜盲眼目昏涩 本品能明目。治夜盲症及眼目昏涩,可单用;或与羊肝、猪肝等煎煮同食,如抵圣散。 【性能特点】 苍术辛香发散,苦温燥湿,主入脾、胃经,为燥湿健脾要药,《珍珠囊》谓:'诸湿肿非此不能除,能健胃安脾。'凡湿邪为病,不论表里上下,皆可配伍应用,主治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等,尤宜于寒湿中阻、脾失健运者;味辛性散,走而不守,又能袪肌表风寒湿邪,治多种风湿痹证、外感风寒夹湿证;尚能明目,治夜盲症及眼目昏涩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生用燥性强,炒用燥性稍减。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现代研究】茅苍术主含苍术醇、茅术醇、β-桉叶醇等挥发油,北苍术主含苍术醇、苍术酮、茅苍术醇等挥发油。苍术水提物有促进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抗心律失常、降压,挥发油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降血糖、镇静,北苍术醇提物有抗溃疡、保肝、促进胆汁分泌、镇痛等作用。 【按语总结】 应用苍术治疗雀目,始于《圣惠方》日:'治雀目,不计时月,用苍术二两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不计时候,以好羊子肝一个……以粟米泔一大盏,煮熟为度。'中医认为,目疾除与肝有关外,亦和脾的升清功能密切相关,清阳上升,充养清窍,引精于目则目明视清,苍术主入中焦,燥湿运脾,有助于清阳上升,而有明目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术含维生素A原,口服后在肠道转化成维生素A,吸收后贮存在体内,以肝脏最多。维生素A缺乏,不能合成足够的视紫红质而引起夜盲症。但维生素A为脂溶性物质,在煎煮时溶出率低,同时其含量极少,每100g苍术含胡萝卜素7.47mg,成人正常治疗量每日需6~10mg维生素A。故单用苍术治疗夜盲症,用量宜大,和猪肝、羊肝同用为宜。 小试题 1 苍术的药性不包括( )。 A.酸 C.苦 B.辛 D.温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2 苍术应( )季节采挖。 A.春 C.秋 B.夏 D.冬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C 3 苍术的功效是( )。 A.燥湿健脾,袪风散寒,明目 B.醒脾开胃,发表解暑 C.燥湿清痰,下气除满 D.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4 用苍术治疗夜盲症,用量宜大,和( )同用为宜。 A.猪肝,牛肝 C.羊肝,牛肝 B.猪肝,羊肝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5 每100g苍术含胡萝卜素多少? A.7.47mg C.74.7mg B.7.47g D.74.7g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这期的每周一药就到此结束了,大家是不是对苍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