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间未见水如此,一条洪川竖半空。 --文成百丈漈记游 十月四日,国庆假期,约同事好友四家八人,到文成百丈漈一游。从报上得知百丈漈已重新修整,引水复瀑,欲一睹庄容。百丈漈我曾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十几年前,从下入口缘溪而上,其时溪水干涸,溪石裸露,只有汩汩细流在诉说着什么。第二次是三年前,到百丈漈第一漈顶上,十几人每人5元买票,管理员放水下去,水量不大,但亦俯瞰领略了一次五分钟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那时没水,据说水供发电站发电了。现在将会怎样?我们心怀疑虑,亦充满期待。 从瑞安至文成县城,约一小时。出文成县城,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约需半小时。时值秋晨,天高云淡,沿途青山环绕,树木葱茏,空气格外清新。虽觉车旅劳顿,但开窗面绿,清风袭面,依然神清气爽,兴致怡然。 车至天顶湖,湖面开阔,碧波粼粼,群峰倒映,有游舟穿梳,俨然天上瑶池。过大坝,是百丈漈上入口停车场。停车购票,每人价65元,略觉小贵。入检票口,循石级而下,眺远山逶迤,翠中夹彩;望近树叵荫,峰回路转,甚是惬意。不久,到通天岭口。穿过亭门,往下而望,只见石壁耸立,權木倒挂,一条小径,依壁而悬,险峻异常。扶壁而下,处处生险,步步惊心,时闻女孩惊叫。岭很长,渐行渐歇,隆隆水声也越来越响,终至谷底。转一个弯,倏见一条硕大的水帘--不,确切地说应称水墙,赫然矗立眼前。就象一条河流,突然被拦腰截断,河水从天悬空而降。巨大水流奔涌而下,高达百米,人称中国第一高瀑,也是百丈漈中的第一漈。水量很大,水流很急,夹着磅礴气势,直击潭底,发出炸雷般的响声。有的水流在半空中跌碎,雾化,散成暴雨,化成水雾,随落瀑形成的卷风,四处飘散,寒意凛凛,使人不敢靠近。有胆大的,来至潭边,瞬间被雨雾打湿。腾空而起的水汽在阳光照耀下,幻成七彩霓虹,与碧潭相映,异常绚丽。此时,站在瀑布前,翻江倒海、万马奔腾、马嘶刀鸣之类的词语,已显得苍白无力。在这里,你会觉得一股震撼的力量从心底涌起,直击云天,使人心潮澎湃,勇气倍增。你会觉得天即是我,我即是天,到达天人相融的境界。大自然是如此的慷慨,在人们获得巨大美感的同时,又给人以巨大的力量,震撼的心灵。不禁口占一绝: 万丈高崖削作峰, 惊涛倏落九重穹。 尘间未见水如此, 一条洪川竖半空。 久久不忍离开的我们,又开始向外走去。穿过木桥,沿石级曲折而下,又是一处飞瀑。飞瀑背后的山崖凹进去,形成一个洞口,瀑布从洞外跌落,人称水帘洞。一条小路穿洞而过,从瀑布的一侧通向另一侧。我们小心奕奕地穿过飞瀑,进入洞中。洞内雨雾袭人,需撑伞而行。往外而望,瀑从眼前坠落,雷庭万钧,峰自帘中穿过,朦胧一片,别有一番风味。走出水帘洞,是一处较为平坦的大山崖,形成一片天然的小广场,是人们观瀑听瀑的绝妙场所。 继续往下走,是一个人工观景广场。上有木屋茶吧,石凳小桌,供人们休闲小憩。平台外是一泓碧潭,泉水清澈,有溪石亭阁点缀其间,山映石衬,一派园林风光。这里,也是赏景的绝佳场所。斜倚栏杆,可以欣赏到百丈漈最美、最奇的三折瀑。从水帘洞奔涌而下的瀑布,经一块凸出的山崖的截断,形成上下二折水帘。那何来三折?原来在这个角度看上去,第一漈正好叠在第二漈之上,巧妙地将二漈融于一体,变成奇妙的三折瀑。三折瀑布就象依梯级而铺的巨大的白练,不断地往下抽拉,雄伟而奇丽,庄严而灵动。欣赏之余,我们不禁感叹造化的鬼斧神工,钟奇毓秀。这是奇妙的第二漈。有诗为证: 落瀑叠成三折绸, 黛崖白雨各千秋。 天生一个水帘洞, 洗却人间万古愁。 在广场小憩之后,我们继续前行。不再有陡峭的山路,沿着蜿蜒的溪流,我们徜徉其间。穿石洞,过小桥,涉溪水,踩矴步,沿途可站,可坐,可躺,可戏。随处是佳景,步移景换,目不暇接。步行间,我们不会为迈出的每一步而后悔,只因每一步都有所得。不只是山水的陶冶,更有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途中我们谈笑风生,入目是奇石,盈耳是溪声,交谈有挚友,相携有亲人,这是人生最得意的境界。 行进之中,忽闻水声如鼓,隆隆入耳,原来到了第三漈。如果说第一漈是“雄”,第二漈是“奇”,那么第三漈则是“秀”了。瀑布不高,但很宽,水流淼淼,浩浩汤汤,欣然下泻,比前二瀑委婉了许多。瀑前一株大树,枝叶繁茂,绿影婆娑,翠色怡人,为瀑布平添了几分秀气。如果说瀑布像人,那我更喜欢这个瀑布,虽然其貌不扬,但平易近人,内涵丰富,既有奔腾的内心,坚毅的性格,又有清新秀美的气质,刚柔兼济,令人陡生爱意。有诗赞曰: 绿阴树后远红尘, 低位不虚高洁身。 纵有波涛千万里, 深藏潭底作沉云。 游完了三漈,也结束了本次的游程。出了景区大门,我们还陶醉在对大自然的留恋之中,游兴未尽。景区有车免费接送游客到上入口或县城。人性化的服务,顿觉门票价有所值。我们相约下次再来,不再步履匆匆,要在里面悠闲地待上一天二天,细细品味。 文/图 魏革新 2013年10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