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了韩信?

 昵称413468 2019-03-20

韩信是吕后萧何设局杀死,那时刘邦并不在长安,张良也跟随出征在外。汉初三杰对于汉朝的建立居功至伟,而萧何与韩信关系密切,民间还演绎出八拜之交,没有萧何,韩信终是跨下韩信,没有萧何,韩信便不会死得如此之惨。

人们痛惜二人善始不能善终的同时,容易对张良产生一种误解,以为他与萧何韩信二人的交情也非同小可,毕竟都是人杰,同一档次高智商的一伙,其实是想差了,张良与韩信虽都是谋绝,却是不同层面的,二人一生也极少交集,基于种种原因,张良自不会主动解救韩信帮他逃脱杀身之祸。张良是韩国贵族,父祖都是韩国宰相,出身贵胄,韩国被秦所灭,毁了张良的效忠对象和国家,他对此恨之入骨,以反秦推翻秦朝为己任而殚精竭虑,陈胜吴广拉起义旗,应集四起,项梁也在江东起兵,途经下邳时碰到张良,交谈之下大为心折,对张良为韩国复国的请求慨然允诺。

项梁立楚王熊心后,便封韩成为韩王,让张良当国相,张良所谋得遂,如果张良不是为了刘邦做了太出格的事而导致项羽杀了韩王成,说不定就此终老一生了。而韩信,应该是破落贵族出身,到他的时候,已经是穷得三餐难得温饱了,他的志向是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与张良的家国情怀不同。

二人很难成为知音。分封之害,在秦朝建立时丞相李斯已经说得很明白,这在政治素养高的人应该容易成为同识,钱穆先生就曾以秦始皇没有分封子弟而用郡县制而称赞他有“公天下”之心,张良也是郡县制的支持者,从他反对郦食其的分封建议可见,后来建议刘邦分封韩信为齐王,也是鉴于韩信已得其实,无力约束了。从踩刘邦的脚阻止他痛骂韩信自立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站在刘邦一方谋事,与韩信也没有多深的交情,不然算计不会如此之深,为了加重韩信的归心,张良还亲自到齐地封韩信为齐王。而韩信,却是分封制的坚信和坚定支持者,这也是他不听武涉和蒯彻之谋自立的原因,以为助汉王刘邦也能得到王位,何必多此一举。从下邑之谋开始,张良就把韩信作为刘邦的重要棋子运用,到垓下之围让刘邦划定楚地分给韩信彭越英布,换取他们的出兵相助围杀项羽,凡此种种,张良又怎么会阻止刘邦吕后对韩信的削弱和杀心呢?以张良擅于智谋之士,也不会傻到为韩信求情自找杀身之祸。试想,韩信军阵无双,张良智谋无双,二人若是走到一起,刘邦吕后岂能安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