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为了与二婚丈夫离婚,即使坐上3年坐牢也值宋代妻告夫女子得坐牢3年,李清照为何坚持举报二婚丈夫贪污? 在中国文学史上,作为优秀的女词人,李清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李清照是两宋之交时期的山东才女,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她父亲是北宋文学家李格非,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监察御史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为妻。李清照多才多艺,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其词作更是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赵明诚幼承家学,尤好金石。与李清照结婚后,赵明诚对金石学的志趣更是有增无减,收藏颇丰,日趋痴迷,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金石录后序》) 。 因为家境豪富,李清照的早期生活非常优裕,填词画画喝酒吟诗,小日子过得相当惬意。她的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所描写的,就是当年优渥生活的真实写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夜雨中的酒局,最能引发诗兴,所以,才女李清照开怀畅饮,以至喝高了,一夜酣睡之后,仍有浓浓的酒意。今日的天气如何呢?是否又得出去应酬?正在卷帘的侍女告诉她说,门外的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开得浓烈。李清照却产生了深深的疑问,此时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的季节,海棠为何仍如此香艳呢? 可是,这样舒适的小日子到她45岁那年就戛然而止了,因为她的丈夫赵明诚在奔波离乱中,不幸病逝。赵明诚刚刚去世,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不得不又踏上逃难之路。年已45岁的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 从此,李清照同大多数北方文人一样,开始了流寓江南的漂泊生活。一个寡妇,生逢乱世,还要背负一份沉重的承诺,其生之不易可想而知。这时,她最最需要的,是一副可供依靠的坚实臂膀。 漂在江南期间,一个名叫张汝舟的男人慢慢地走进了她的生活。张汝舟,浙江归安人。早年为池阳军中小吏,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霍端友榜进士,绍兴元年,官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是负责检查核准军队粮草与俸禄的低品小官。 李清照48岁那年,与张汝舟重接连理,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婚姻。但是,婚后不久,她就发现,自己嫁给了一个“阴谋”,张汝舟喜欢的并不是她这个半老徐娘,而是她历经战乱保存下来的书籍与金石文玩。 张汝舟发现自己也是个“受害者”,因为,李清照当初车装船载的那些宝贝,在这些年的流逝中,早已丧失殆尽,李清照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富裕,所以,对李清照再也没了当初的热情,甚至还对李清照家暴,这让李清照失望至极。 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李清照再婚时想要的,她想到了离婚,但是,在那样的时代,女人是没离婚主动权的,要想离婚,除非男人有重大过错。很快她就发现,张汝舟的人品有大问题,经常虚报数额贪污军费,还有营私舞弊、骗取官职的罪行,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官。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苦海。 然而,她又面对了另一个难题,依宋律,妻告夫,不管事实如何、丈夫有无过错,女子都要坐牢3年。为了摆脱这段痛苦的婚姻大,李清照选择了宁愿坐牢,也要状告张汝舟。结果,张汝舟被拿下了,两人的婚姻关系被解除。 痛苦的婚姻虽然被解除了,李清照也因此身陷囹圄,好在,由于朝中有熟人替她求情,她入狱9天就被释放了。 重归单身的李清照,又创作了许多诗词,并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李清照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73岁。 (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