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旧金山学海钓

 野田高梧 2019-03-20

女儿在美国旧金山。前年到女儿家,一个最大的向往,就是能享受到异国垂钓的乐趣。

女儿家离海并不远,平日散步半个小时就能到海边。但女儿不让去钓鱼,说这里钓鱼有法,要有钓鱼卡,每种鱼有明确规定,小于多少尺寸就不能拿,你们又不懂英语,会惹麻烦的。女婿刚来美国时,不太懂钓鱼法。第一次到海边钓鱼,收获不错,还钓到一只大螃蟹。不一会儿就来了个人打招呼,又拿出照相机给桶里的鱼照了相。女婿笑意未散时,那人递上一张罚单,罚款1000元(美元,下同)。原来母螃蟹是不能钓的,钓着要立即放回。罚得真重,让人长记性呐!

临近我们回国的两个星期天,因天气原因,美国海钓终成憾事。

去年8月又去了女儿家。这次女儿女婿早早作了安排。一天,女婿下班回来带来了好消息,这个星期天去钓鱼。他通过熟人打听了一些海钓的情况,预订了一艘钓船。各钓鱼船钓的鱼种不同,去的海域也不同,有的去钓三文鱼,这种鱼个头大,但它会跳,初钓者掌握不好,往往会空竿。我们订的这艘船是钓石斑鱼的,把握性大。他还买来一些钓鱼用品,有十个铅坠,每个重1.6磅。10副鱼钩,每副鱼钩上下各有连接环,中间系两只串钩,钩身较大,上面有拟饵,是小鱿鱼,颜色各异,有黄色、红色、花色,还有红黄相间的。我说:“买这么多?”女婿说:“鱼钩和铅坠都是3元,在船上要卖9元。用不完可以退。”真别说,在这里买东西,要退货,超市和商店从不问为什么,退得十分顺利。

星期天,早早起床,女婿切了一点鱿鱼做钓饵,带只拖箱,驱车前往码头。

来到码头,刚6点。我们来到一个渔具店,已有十几个人在店内排队。我们也去排队。我问干什么?女婿说办钓鱼卡。“多少钱?”“一次性的14元,全年的28元。”

办好钓鱼卡,找到了钓船,船上已是满满的人了。船长核对了我们预订的姓名和钓鱼卡,办好了登船手续。每位钓客乘船费100元,租竿10元。有一半钓客是自带鱼竿的。这艘船载客40名。船四周有栏杆,每隔1米安装一个鱼竿支架。不少支架上已有人放了鱼竿或系了条毛巾,我们只好在剩下的支架上放上了鱼竿。

7点整,船出发了。此时有几位钓客匆匆前来询问可否登船,船长拒绝了,这几个人又匆忙向其他钓船奔去。女婿说:“船上定员40人,船长绝不会让超员的。”

我看了一下这个小港,各码头都停了上百只小帆船或游艇,大一点的船就是出海钓鱼的船。我问:“钓鱼船都在这里吗?”女婿说:“有很多这样的小港,钓鱼船也很多。”

船离开了码头,但迟迟不走。原来在排队装鱼饵。不一会儿,靠上一艘船,船工用大抄网往船尾的一个水箱里装鱼饵。这是小沙丁鱼,有两寸长,在水箱里密密麻麻,忽而向左,忽而向右,欢得很。

船终于出发了。约半小时,驶出了旧金山有名的金门大桥,向太平洋驶去。开始,船沿着海岸行驶,岸边风景秀丽,海风习习,令人感到十分惬意。约半小时后,船转向太平洋。船越走,海浪越大,一个多小时后,海浪更大,约二三米高。船在海浪上不停地上下颠簸,忽而来个左右摇摆。终于,我坚持不住了,跑到厕所呕吐起来。吐完出来,又有人进去呕吐。太平洋的风浪领教了,厉害啊!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翻腾,什么心情也没有了。只盼着早点停船⋯⋯终于船停了,船舱里的人骚动起来,纷纷奔向钓位。女婿安慰我说,船上大部分人都吐了,除了船长和船工外,只有四五个人没吐,我女婿是其中之一。

我坚持来到钓位。船上每隔几米放只小桶,里面放着小沙丁鱼,供大家用做钓饵。船工给每人发一个麻袋,大家把麻袋挂在支架上,用来装鱼。女婿帮我整理好鱼竿,安上钓饵。按照女婿的方法,我把渔线放入大海。打开轮锁,线飞速飞出。好一会儿,铅坠才到底,海深约八九十米。我慢慢往上提拉,感到重重的,就往上拉吧。收线十分吃力,只好往上拉一下,收几圈线,就这样费力地把线收完提到甲板上,原来是条小石斑鱼,我知道小鱼是不能留的,赶忙把它放回大海。这时女婿也钓上一条,鱼通红通红的,约四五斤重。船工赶来把鱼摘下来,说着:“no!no!”把鱼放回了大海。原来这是一条“红衣”,因为它数量太少了,国家对它实行保护。

我挂上鱼饵,继续垂钓。铅坠到底后,我试着向上收线,收着收着就收不动了。女婿说:“拉不动了,这里戏称就是钓着地球了。如果是条大鱼,就会说地球又动了。”我估计这次是钓着地球了。船工赶过来,拿起我的鱼竿,试了几次,果断地把线拉断了。他又拿着我递过去的鱼钩和铅坠,很熟练地拴好线,安上鱼饵,把竿递给了我。

再次收线,很费力。我们没有经验,来晚了,我们这一侧是顺风,风一刮,船动了,就把线压在船底,收线十分困难。好不容易把线收了上来,又拉不动了。船工在另一侧向我说了什么,我好像明白是让我放线。轮锁一松,线被飞速拉出。再收线时,轻多了,收完了,才知道鱼钩没了。正在纳闷间,船工拎来一条鱼和渔线。这是我钓的鱼,我的渔线和另一侧的渔线缠在了一起,我松线后,那侧就把鱼提了上来,其中有我钓的鱼。船工将鱼放入我的麻袋,又帮我拴好线安上鱼饵,然后向外一甩,把线扔出二三十米。他把鱼竿递给我,我向他致谢。再次收线,又出现了上次的情况,这次船工送来两条鱼。我发现,铅坠到底后,不要急着收线,等一两分钟,准会上两条鱼。

为了验证一下我的猜想,这次我等了两分钟。收线时,感觉沉沉的。约10分钟后,我终于把鱼拉到水面,是两条,一红一黑。用力往上一提,谁知在船栏杆上碰了一下,一条鱼脱钩了。虽然只有一条鱼了,但验证了我的猜测,很是兴奋。这里的鱼可真多啊!女婿说,这里十分重视渔业资源的保护,近海不让捕鱼,渔民捕鱼要到远海去。过去钓鱼每人能拿20条鱼,现在只能拿10条了,这也是为了保护资源。

船上广播说些什么,女婿翻译说让我们收线换地方。

船行走了十多分钟停下了,我们继续垂钓。一会儿,船头有人在喊什么,女婿说,有人钓到“林卡”了,这种鱼有的长可达1.5米。因为鱼大,船工会去帮忙。只见船工拿起一根长长的竹竿,前端有一只大钩子,到船边,熟练地把一条大鱼钩了上来,鱼不小,有1米长。

船头有二三个人是想钓“林卡”的,他们用的钓具和我们不一样,铅坠是长方形,长约十二三厘米,亮亮的,像电镀过,坠下有渔线约30厘米,系一只锚钩,有4只爪,上面再挂钓饵。由于船头空间大,他们能将渔线甩出几十米远。

“看!”女婿一指,只见3条海豚在前方约三十米处游动,时而还跃出水面,好像是在欢迎着我们。

我们又换了一个地方钓鱼,问题还是顺风,线在船底,收线十分费劲。好不容易拉了上来,只见一条鱼,另一只钩子没有了。铅坠也没了。正准备换线,船上广播响了,是要返航了。我回想了一下,大概钓了有11条鱼,小的有3斤,大的有5斤。一看表,大约钓了两个多小时。女婿说:“船长心里很有数,他会让每个人都钓上10条鱼。”

既然不钓了,我什么事也不管了,赶忙到船舱趴在桌上休息。昏昏沉沉,休息了1个小时。女婿问我怎么样,我说好多了,他让我到船尾看船工杀鱼。我们来到船尾,这里有一张固定好的案桌,两个船工在紧张地杀鱼。钓客们拿着麻袋依次排队。每个麻袋船工都逐一检查过,每人10条鱼,多了拿出来放在桶里。负责杀鱼的船工把麻袋放桌上一倒,核对了数量,然后拿起一条鱼,用刀在鱼头后方一切,刀一转,就把上侧鱼片了下来,翻过来又一刀,两片鱼肉装入钓客的塑料袋里,鱼头向身后的桶里一扔。原来老外是不吃鱼头的,只要鱼肉。“杀鱼要收费吗?”“要的,每人10元。”“这么多鱼头,不吃可惜了。”“这些鱼头可以随便拿,可我们有八九十斤鱼,鱼吃不了,还要送人,鱼头更没法要了,只能便宜这些海鸥了。”时不时地,会有钓客将鱼头向船后一扔,鱼头一落海,几只海鸥随后落下争食。好嘛!一大群海鸥跟随着,在船后飞舞,别有情趣。忽然飞来一只鹈鹕,长着一个又大又笨的喙,可飞翔起来,灵巧得很,一点不亚于海鸥。有一钓客拿上麻袋往桌上一倒,共3条,每条鱼有八九斤重,红红的,不知叫什么鱼。船工给他讲了些什么,女婿翻译说,这种鱼只能拿两条,问他有没有朋友,他说没有,船工就拣了条小的留了下来。我说:“不能通融一下,放一马?”女婿笑着说:“不可以,执行法律规定,一是靠自觉,二是有监督机制。不一定什么时候,检查人员会扮作钓客私访,一旦发现违规,船长要被重罚的。”

说话间,金门大桥到了,女婿为我拍照留影,真是一次难忘的海钓。

晚间,上了一桌丰盛的鱼宴,围绕着钓鱼趣事,一家人笑声连连。老伴追问我还去吗?我答道:“不去了,不去了!”我今年69岁了,太平洋的风浪是没法征服了,这一次海钓,圆梦了,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