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列强的到来,延缓了清朝的灭亡,又多活了几十年!

 松竹同音 2019-03-20

X调查处


清廷自1644年入主中原,到1911年辛亥革命寿终正寝,终年267岁。在中国历代王朝中算是命长的。


主要原因在于清廷是少数异族统治,相对而言,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警觉,清朝皇帝大多勤于政事,基本没有荒淫无度的皇帝。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康乾盛世,红薯传入中国,极大地提供了粮食供给。


那么,西方列强的到来,对清廷的命数有没有影响呢? 是延续还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呢?



先来看不利因素。主要有两点。


一是西方列强打败清廷,损害了清廷的合法性,削弱了清廷的统治。臣民对大清的自豪感和优越性都大大受到损害,会对大清统治合法性产生质疑。


二是,清廷战败的赔款,加重了清廷的财政支出,加重了对民众的榨取。这无疑也不利于清廷的统治。



但西方列强的到来,也有利于清廷的统治。


一是贸易往来和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发展,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得到增加。


二是,清廷通过与西方列强的交战,通过向对手学习,其军事作战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还是有所提高。而西方列强并没有取代清廷的企图,只是要求清廷开放国门。


三是西方列强虽然一方面削弱了清廷的统治,但另一方面也对清廷的统治具有维护和帮助作用。例如西方列强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按官方教科书的说法,就是“清朝统治者与帝国主义相勾结,镇压农民起义”。



正是因为西方列强对东南沿海的保护,曾国藩才获得了稳定的战争资源,才能最终打败太平天国。西方人组成的“洋枪队”更是直接参战,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天国。假如太平天国起事时,中国没有西方势力的存在,很有可能清廷就被太平天国推翻了。


西方列强要与清朝开展贸易,当然希望中国和平稳定,不希望出现战乱。希望中国保持统一,这样只需要与双边谈判就可以得到一个大市场。而如果中国分裂,就需要多边谈判,当然成本更高。



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天国比扶持太平天国取代清廷更容易。况且太平天国对西方列强也不见得比清廷更友好。所以,西方列强会尽力维护清廷的统治。


但反过来,太平天国的发生是否是西方列强到来催生的呢?这个最多只能说,西方列强的到来使得大规模的农民暴动提前了。如果西方列强没来,清朝迟早也会产生大规模的农民暴动。中国的历史周期律如此。王朝统治腐败,产生大量流民,就会出现农民暴动。



西方列强到来对太平天国产生最直接的因素是洪秀全借用了基督教。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只是一个加持因素。而清朝与西方的贸易,虽然对中国的小农经济产生一定冲击,会产生一些流民。但中西贸易和技术的引进产生的工作岗位又能吸收流民,如码头工人和纺织女工。总的说来,西方列强的到来并没有增加中国社会的无组织化程度。


考虑正反两方面因素,所以更倾向于西方列强的到来延缓了清朝的灭亡。


如果西方列强在近代没有叩开中国的大门,中国仍然闭关自锁,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那纵然清廷兢兢业业,会更早的灭亡。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就能让它覆灭,不可能起死回生。



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维护和提供支持,那清廷早就被推翻了。就没有后来的“同治中兴”,又苟延残喘几十年了。


因而,是否可以说,一个开放的系统比封闭的系统更具有稳定性,并且能免于更早的崩溃呢?


每天晚上19点19分

嘴哥在此恭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