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拒绝割肉!

 天承办公室 2019-03-20

在阳光私募基金发展初期,私募寥若晨星,信托公司也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产品的止损要求。随着私募行业的发展繁荣,私募数量井喷式增长,为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止损线也就应运而生。目前来看,私募止损线大多在0.6-0.9左右,如果私募产品“生不逢时”,在行情波动大的年份就面临提前清盘的残忍现实。

对于止损线,不少私募表示难言其利弊,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应变,避免让止损线成为产品的断头剑。但也有不是私募力挽狂澜,最终将产品从清盘的边缘“拽”回来。

16只产品净值低于1,最惨净值仅剩1毛

根据新近发布的今年以来八大策略排行榜,在8*10共计80只产品上榜的分策略前十榜单中,16只上榜前十的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 ,最低低至0.1270,最高为0.994,分别来自管理期货策略与事件驱动策略。

从策略上看,以收益稳健为特征的相对价值、固定收益、组合基金排行榜前十中,产品累计净值均在1以上。除此以外的事件驱动策略、股票策略、复合策略、宏观策略、管理期货策略排行榜前十均有产品面值低于1,其中事件驱动策略成重灾区,排行榜前十中就有7只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其余策略分别有4只、2只、2只和1只上榜产品面值低于1。

股票策略中今年以来收益接近四倍的产品,至今累计净值也仅为0.8870,年初净值更是低至0.046,也就是说这只冠军私募产品的辉煌背后曾有净值跌破一毛的历史。

2018年新三板市场水深火热,受此影响,事件驱动策略平均收益一度垫底,在2018年度榜单中,事件驱动策略平均收益跌幅高达-20.70%,高达96%的事件驱动策略产品全年以亏损收场。步入2019年,事件驱动策略逐步回暖,尤其是2月份,事件驱动策略指数收益7.93%,仅次于股票策略的9.74%。

利弊兼有,私募不喜设“线”

2018年2月9日上证指数下跌-4.05%,点位最低跌至3062.74点。不到10个交易日,大盘较1月29日3587.03点高位跌去17.12%,突如其来的宽幅调整让股票市场亏损累累。

当天希瓦资产梁宏在公众场合发文称这是职业生涯以来面对最严重的一次考验,善于控制回撤的自己要面临从未有过的大回撤,他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预警清盘线过高。“某些新基金产品要面对预警清盘线的挑战(由于大意,设置产品时候妥协了某些代销机构0.85预警.0.8清盘的高止损线,之前都是0.8、0.7设置),导致操作上陷入无比被动。”

阳光私募行业中止损线一般在0.6-0.9左右,业内一般将净值0.7元当成清盘警戒线,投资策略不同,止损线也有高低差异。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些趋势投资,也就是价值投资直接不设止损预警。大部分多头的止损线一般在0.7-0.8左右,但是量化对冲的止损线会高一些,一般在0.8-0.9,其中纯主观期货的会比较低,量化期货的又会高一些。

但是事无绝对,部分私募为了迎合客户喜好,往往将风控条款设置得较高。这样一来,虽然投资者相对放心,但是对于私募来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己正常投资路径。

也有私募表示,预警止损线是一把双刃剑,各有利弊,很有说清楚孰是孰非。

万霁资产董事长牛春宝在接受私募排排网采访时表示,对于私募基金而言,不设置止损线更好。理由是,“作为价值投资机构,一般是越跌越买,尽管安全边际很重要,但谁也无法保证买在最低点。有止损位限制,一般在熊市中基金经理不敢重仓,这样一旦行情回暖,净值上涨就难以超越指数。所以国内外大型成熟私募机构,一般是不设置止损线的,或者止损位设置非常低,比如0.5-0.6。如果有私募基金净值接近止损位,要么修改止损线,要么只能小仓位逐步把净值做上来,此时对于建仓个股安全边际的要求就非常苛刻。

乾明资产合规风控朱莉介绍,私募基金产品设置止损线利大于弊。朱莉指出,做投资者信赖的管理人,应从尽量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去做好投资计划,设置预警止损的产品,一定程度上比无预警止损产品操作的纪律更为严谨,在参与投资时,无论从资产配置比例、个股精选、交易操作、单资产的预警止损上面的计划会更为详细全面。这也是对管理人投资本身能力的考验。

“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选择产品应该淡化短时间的收益,把中长期的运作稳定性放在前面。了解管理人是否真正能把产品稳健管理好。投资人也应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朱莉如是说。

止损线对于客户来讲是最大亏损预期,对私募基金来说是基金运作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参照或者风控标准。滨利投资基金经理梁滨指出,综合来看,止损线还是利大于弊。“很多基金跌破了清盘线后也能够快速回升,并且还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但是绝大多数基金在跌破止损线之后不能够回升,要么清盘,要么继续下跌,这样看来清盘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对于比较成熟的,长期投资者,止损线可能会对其运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是这并非绝对的。”

预警止损线也有双标,量化“高”价投“低”

厚石天成总经理侯延军感慨称,私募基金相对于公募基金操作操作层面的难度就是,大部分私募基金都有预警清盘线的设定。

在侯延军看来,清盘线是一把双刃剑,从管理人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策略成熟的投顾都不希望设置清盘线,因为只要行情配合、时间配合,有能力的投顾是可以把净值做回来的。但是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上的投顾这么多,甄别有难度,而且考察投顾也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设置了清盘线最起码有一个保护,让自己的资金不至于遭受很大的损失。随意在私募行业预警止损线一直存在。

侯延军也指出,从策略层面来说,有的策略确实不适合设置清盘线或者不适合高清盘线。“比如股票类价值投资左侧交易类型,它的策略原理就是寻找市场和个股的低估来建仓,那么这种操作是有可能要忍受比较大的回撤的。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量化基金,尤其是量化对冲类套利类和高频类,大部分都设置了比较高的清盘线,比如0.9有的甚至0.95。这类的策略属性相对稳定,能够承受相对高的清盘线,同时这类策略有时候也存在一定时期的市场不适应,高的清盘线也是对投资人很好的保护。”

从投顾的角度,没人愿意设置清盘线,比如投顾的自有资金估计都是没有清盘线的。有的基金设置为预警后仓位控制,这样的还存在一定的回归空间,但是如果市场不配合也会很快逼近清盘线,所以真到了预警,大部分的投顾都会极其谨慎的操作,那么净值重新回到1.0的难度就比原来的操作增大的五倍以上。

力挽狂澜,劫后重生

在现实中,如果基金产品真的到了预警线就很难操作,尤其是有的基金预警后就不许开新仓,基本上就失去了操作的空间,甚至有私募苦笑,只能一半靠运气一半靠行情配合了。

没有做过私募基金,很难体会产品濒临清盘的彻夜难眠煎熬。在产品净值亏损至止损线时,如果既不能通过与客户沟通修改合同,取消或降低清盘线,也不能通过自有资金投入补仓,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很难,所以该产品大概率面临提前清盘的命运。对于私募管理人来说,提前清盘对自己投资职业的负面影响一旦形成,也会增加日后募资难度,所以大部分私募都会竭尽全力,极力避免提前清算的结局。

朱莉介绍,乾明资产自发行产品以来一直有设置预警止损线,截至目前暂未触及预警线/止损线。未来如果有,除了投前的风控计划坚定执行之外,在接近预警时,会通过将持续下跌的个股坚决减仓,降低仓位来保住本金等非常措施。 

在与滨利投资基金经理梁滨的沟通中,我们得知其管理的基金也曾触及预警线与止损线,但获得客户理解与投资策略调整后,最终都转危为安。但梁滨也表示,对于成熟的特定策略来说,没有止损线会有更好的收益;但是对于大部分基金说,止损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对管理人还是对客户。

“2018年滨利价值尊享1号曾跌破止损线,但是我们基金买进都是股息率超过5%的个股,这些个股都具有比较高的增长弹性,所以与客户沟通之后,我们的止损线从0.7降至0.6。截至目前,该基金净值已经达到了0.88,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超过31%,客户的损失得到了大幅的减少。凤鸣1号没有设立清盘线,也曾经下跌到0.6左右,但是由于我们长期投资,选择的都是有成长性的优质个股,所以今年以来涨幅超过了80%,累计净值超过了1.30。”

希瓦资产梁宏也曾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濒临清盘的产品转危为安。

小牛2号的清盘线为0.8,去年10月份最低日净值已经低至0.8263,通过保留了不到百分十的长线仓位;通过收益互换换来一些活跃度较好股票采取t0交易;集中公司优秀短线交易员,对小牛2号采取严格止损的短线交易;严格选择低风险标的配置低风险债券;采取一些风险可控的场外期权组合配置;购买货基和逆回购等一系列低风险的操作,在净值逐步攀升之后再加大仓位,目前该产品净值已经回归1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