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南更新了!护士,是时候刷新你的常识了

 茂林之家 2019-03-20
指南更新了!护士,是时候刷新你的常识了

造影前后停用二甲双胍48h,青霉素皮试阳性是青霉素过敏,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这都是我们平常工作中耳熟能详的,你还这样认为吗?

案例一

患者男性,因头晕,肢体无力麻木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医嘱予行头颈CTA检查,护士小雪询问了病人,在服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于是第二日没有带患者去做检查。主任查房的时候问道,为什么没有带患者去检查。小雪说道因为病人糖尿病,在服用二甲双胍,不是说检查前需要停用48h吗?主任说现在指南已经有更新了。

依据:

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在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但在2016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患者造影或全身麻醉术前停用二甲双胍的时间,以及再行启用的时间:对于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双胍;但使用造影剂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停用48-72h,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以继续用药;而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对比剂及全身麻醉术前48小时应当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之后还需停药48-72h,复查肾功能结果正常后可继续用药。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在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造影检查之前都需要停用48h,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而定。

案例二

患者女性,因气急咳嗽咳痰再发以慢阻肺收治入院,医嘱予舒普深治疗,护士予询问过敏史时患者自诉有青霉素过敏史。舒普深说明中提到已知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于是护士反馈给医生说患者有青霉素过敏,按说明书不应使用舒普深。但医生却说这个患者是青霉素皮试阳性,之后在其它医院也曾使用过青霉素,并没有过敏,可以使用。后在严密观察下使用药物,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

依据:

2017《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 也提出了主张: 青霉素皮试存在半数甚至更多假阳性,并且即使真正发生过青霉素Ⅰ型过敏反应患者,亦可脱敏; 因此,仅仅曾青霉素皮试阳性而未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者,完全可以重复青霉素皮试。特异性IgE抗体可随时间衰减(半衰期10~1 000 d),发生过敏反应者 50%在5年内不再过敏,80%在10年内不再过敏,这些患者今后仍可重复青霉素皮试、评估能否应用青霉素类药物。

《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提倡增加阴性对照,强调在过敏史中不应将「青霉素皮试阳性」等同于「青霉素过敏」。

所以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必须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表现,是皮试阳性还是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并不是青霉素皮试阳性后从此不再使用青霉素。

指南更新了!护士,是时候刷新你的常识了

案例三

护士长晨间提问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使用肾上腺素时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还是静脉注射?护士小玉回答:抢救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小玉的回答是参照护理学基础书本的,我们平常也是如此在做,但是护士长却说肾上腺素应该肌注了。

依据:

根据《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肌注剂量0.2-0.5(1:1000)mg,每15-20分钟重复给药一次直到临床症状改善。肌肉内所含血管比皮内或皮下丰富得多,吸收迅速。效果优于皮下注射。而且安全性更高,不需要开放静脉通路,易于操作,而且对已知过敏的患者可以自行实施肌注肾上腺素。 肌注的最佳位置是大腿中三分之一的前外侧面。

最新指南推荐: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肾上腺素选择肌内注射。

从这些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可以发现,面对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我们不能抱着固守不变的态度,而应与时俱进。工作中当出现了不同的看法的时候,要注意及时查找资料,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

指南更新了!护士,是时候刷新你的常识了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424-4262. 2017版《青霉素皮肤试验专家共识》3. 2016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4.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