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江民间工匠:钮泉坤——黑白炭画里的半世流年

 吴越尽说 2019-03-21

当年兴盛一时 而今寥人问津

黑白炭画里的半世流年

作者: 周成瑜


1


2


3


4


      在桃源镇杏花村9组,紧邻苏震桃公路一侧的民居群中,傍河建着一座带有三间平房的老旧小院。院子正房中,一张饭桌、一张书桌填充了大半空间,是屋内仅有的两样“大件”。因为侧对着窗,书桌上的光线较为充裕,20来支长短不一的绘笔摊于其上,底下还压着半幅未完成的黑白肖像。

      院子的主人名叫钮泉坤,今年67岁,妻子过世,女儿出嫁,平时一人独居的他,每每闲暇寂寥之际便会在书桌前提笔作画,聊以慰藉。

      钮泉坤擅长的不是国画、油画这类大众熟悉的画种,而是另一类小众民间艺术——炭精画,并且所绘作品清一色全是人物画像,笔法细腻、层次分明,虽不施多余色彩,却丝毫不影响人物的立体逼真,远远观之,仿佛是放大了的黑白相片。

      炭精画起源于清朝末年,又名炭画、炭像,在中国民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该画种主要以炭精粉作为颜料,通过擦笔、药棉、橡皮等工具,对灰度进行调整而作画,画作具有保存时间久的特点,是集艺术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独门画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炭精画曾兴盛一时,江浙沪一带的街头巷尾出现了不少炭画艺人,专门为老者绘制肖像,待其身后供亲人瞻仰,以寄托哀思。

      自幼热爱绘画的钮泉坤,从小就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美术天赋,15岁时便通过给公社画领袖画像为家里赚取工分。见画炭精画可以养家糊口,17岁那年,他便买了纸笔在家自学,而后往返于桃源以及邻近的浙江桐乡摆摊作画。23岁时,听人说在杭州城里给人画炭精画卖价更高,钮泉坤便收拾行囊,只身前往杭州闯荡,一去就是31年。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内照相业的蓬勃发展,对炭精画的需求开始锐减,许多炭画艺人纷纷弃笔另谋职业,但钮泉坤依然坚持着,甚至还开了一家店铺专门为人画炭精画。可好景不长,这家店只开了3年就关门了。

      2006年,因母亲去世,年过半百的钮泉坤回到了桃源料理后事,之后在当地寻了一份油漆工的活计,留乡定居了下来。

      如今,钮泉坤不再需要依赖炭精画解决生计,但始终割舍不下这门曾带给自己生活希望的手艺,那一张张黑白炭画中凝结着他大半人生的喜与悲,犹如醇酒一般教人回味不已。

1.作画用的炭精粉

2.作画工具

3.向记者展示

4.画孙中山像

本文摄影:吴斌

吴江日报 2019-03-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