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里,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多学科聚力将对谱牒进行科技保护系统研究

 星河岁月 2019-03-21

3月18日,“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大会在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举行。来自图书馆界、档案界、高校等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下属机构,将接受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双重领导,具体工作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国学网负责。

谱牒文化研究基地由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担任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所长尹小林任执行主任,并特聘马自力、左东岭、赵敏俐、洪波、傅道彬、李浩、张廷银等专家担任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多学科聚力

谱牒文化系统研究需要各界支持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在成立大会中讲话指出,“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是国内第一个集中多学科专家,运用当代科技手段对谱牒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业机构。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氏不仅是血缘的标志、家族的徽章,还表现了门第思想、宗法观念,是民族文化的表征,是国家文化的具体化。谱牒是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特定的形式记载了该宗族历史,及历史档案中的奏折、题本、信函、日记等并列为一类的史料,完整的谱牒,不但记载家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仅仅 “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还记载和家族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与本家族相关的地方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年节来历等,具有难能可贵的史料价值,是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当前,与很多传统文化一样,姓氏文化处于濒危境地,宗谱家谱存量稀少,保存完整的更是罕见,加之年轻一代对于宗祠、姓氏文化的忽视和淡忘,在姓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困难重重,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据悉,国学网自1999年创办以来,注重收集整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迄今为止,共收藏有1949年以前印制的纸质线装家谱40000余册,家谱电子文献1万多种,总容量达10T。其中,纸质家谱由原著名藏书家何光岳家族转让,以清代和民国时期家谱为主,初步统计约3500套、40000余册,涉及340多个姓氏,其中稀见家谱有四五十种,规模仅次于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湖南省图书馆。谱牒基地将以收集谱牒、整理文献、研究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教家风家训为己任,为淳化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高校与收藏界结合

谱牒研究融入科技手段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志宏讲话中指出,首都师范大学在文献学领域拥有雄厚实力,其文献学是全国唯一具有出土文献学、古典文献学、数字文献学三个专业方向的学科。谱牒、方志学是新兴的学术领域,学校将积极组织学术力量参与到谱牒学的研究中,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和优势,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首都师范大学争创“双一流”作出贡献。

詹福瑞谈到,谱牒基地是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其成立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今后将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以国学网收藏的民国和清代线装实物家谱为基础,联合其他民间藏书家开展家谱的普查、调研、编目工作,摸清民间谱牒现状,深入发掘其学术价值;二是筹建以存放线装家谱为主的“中国民间家谱博物馆”,整合各方资源,及时抢救、保存、交流和使用好大量散存民间的谱牒文化资源;三是培养专业的研究人员,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在文献学领域的独特优势,寻求与国内高校和外国研究机构的合作,集中学术力量,加大专业研究人员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四是积极顺应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和传播优秀的家风家训,普及中国人的同根同源思想,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谱牒对于记录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具有重要价值,对其开展多学科的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海内外研究谱牒学之风兴盛,这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统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项有益之举。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些学者苦于档案史料不足,在史学、社会学、人口学等某些课题的研究上无从下手。其实,很多相关资料在谱牒中都有大量详细的记载,不仅开卷有益,且取之不竭。希望中华谱牒文化研究基地广纳人才,拓展思路,不断推出研究成果,并使之在科研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作用。

据了解,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重大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编纂出版工作。谱牒记载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其中有关家谱、家规、家训等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信息,都应纳入大系的视野范围,或为推动大系工程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专注藏书文化19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