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省地图 往期文章链接:国家人文地理之冰城哈尔滨国家人文地理之油城大庆国家人文地理之齐齐哈尔国家人文地理之牡丹江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鹤岗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伊春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绥化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佳木斯市——华夏东极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鸡西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最小的城市——七台河国家人文地理之黑龙江双鸭山国家人文地理之大兴安岭地区——神州北极 地图 历史中的黑龙江自古以来,黑龙江地理疆域主要围绕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三江流域发展演变,到了近代,黑龙江地区的地理边界才明确化,主要是国界后移和国内调整区划变迁。 黑龙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早至上古时期就有东胡、濊貊、肃慎等民族先民在此生产活动,至夏朝帝舜时有“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的记载(竹书纪年);先秦东周时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秦汉时北击匈奴,匈奴破败,使得黑龙江附近地区的乌桓、鲜卑、柔然等部族开始崛起为草原上的霸主,并开始与中原汉族通过战争、南迁等方式融合;隋唐时则多受中央王朝控制,唐玄宗册封靺鞨族首领为渤海郡王;唐末宋初中原混战,使得位于北方及东北的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崛起,直至蒙古族的战马踢踏欧亚大陆,此时进入华北的契丹与女真人全部被汉化,只剩居住东北的原住民还作为民族继续存在;明朝时东北区设立卫所,越往北越以原有氏族和部落首领为长官;清朝时满族入关,相继发生禁关令、沙俄入侵和开禁放垦,闯关东开始后黑龙江地区开始进一步发展;民国时因中东铁路使得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等城市逐步发展起来;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日本在此一方面残酷迫害我国同胞,一方面在此进行工业建设以继续支撑侵华战争,1949年日本战败后原本在东北留下了一些工业基地及设施,但大部分却被苏联拆卸运走或者毁掉,工矿企业惨景一片;建国后东北成为我国重工业发展的首选地区,并且号召转业官兵、内陆青年到东北去,到黑龙江去开发建设北大荒。 黑龙江省矿产、动植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河流众多,人文与自然景观丰富,对俄贸易畅通,相信经过一些列正确的政策指导与实施、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利用、以及开放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当地人民的辛勤努力,在工农业、现代旅游业、跨境贸易等方面一定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振兴。 你们眼中的黑龙江黑龙江省各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