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雾满拦江 (01) 来看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犯糊涂的时候,年轻人都会被人骗,何况老人家?老年人通常被骗,都是因为孤独。挺可怜的。而且,御下父母这个身份,父母也只是普通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儿女呀,家人还是要互相的宽恕、体谅。 多好的一段话啊。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一段台词。 ——就因为剧中人信了这段话,差点惹出天大的麻烦。 (02) 那段台词,不是无缘无故蹦出来的。 剧中有个苏爸爸,一生无害,千辛万苦,拉扯大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儿子在美国,过着幸福的中产人生,乖女儿,漂亮太太,花园洋房。 二儿子和二儿媳妇,虽然只是上班族,但工作安稳,收入不菲。 三女儿是大型公司总裁,钱赚到手软,过着花天酒地的自在人生。 儿女全都出息了。 苏爸爸很欣慰,所以有个小小的心愿,想要去美国,和大儿子一起住。 大儿子已经答应了——可突然之间变了卦,不让亲爹去了。 花喜鹊,尾巴撅,娶了媳妇儿忘了爹。 苏爸好伤心。 就投入到理财的伟大事业中去。 ——结果一生积蓄,让人家骗了个精光。 (03) 被骗之后,苏爸崩溃。 躺在床上,打着点滴,两眼含眼,满脸委屈,嘴里含着自己的大姆指,如同一个被蹂躏的无辜小媳妇儿。 他寻死,他觅活。催着二儿子和小女儿,通知公安局火速破案,把他的钱给追回来。 可这要求……公安局又不是他家开的,二儿子小女儿本事再大,也没这份量呀。 但苏爸爸不依,不然他就不活了。 看到老父亲煎熬到如此地步,小女儿心软了,决定自己掏钱,弥补老父亲的经济损失。 当她掏钱时,朋友在一边建议:既然如此,那你还不如撒个小谎,就说案子破了,钱追回来了。 为啥要撒这谎呀? 朋友就说出了开头那段台词,并解释说:苏爸爸的心病,源自于他被人骗了。只给他钱,解不开他的心结。只能撒个善意的小谎,医治老人家的心病,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多么感人的毒鸡汤呀。 小女儿信了,并照着做了。 ——然而,她掏了钱,医治了父亲的心病,并没有换来家人的认可和体谅。 ——反而滋生出深深的怨毒,与仇恨。 此后小女儿将为这段美丽的鸡汤,付出惨烈的代价——亲情的,事业的。甚至还有她个人感情的,总之她要为这段话付出极多,多到突破你的想象。 ……为啥呀? (04) 为什么一段听起来没任何错误的建言,却让这家人付出如此之多呢? 答案要是说出来,很让人崩溃的。 ——影响我们人生、改变我们命运的,从来不是道理。 ——而是习惯! (05) 苏爸爸确是个普通人,普通到了让人落泪的那种。 他在单位上工,干得好好的,因为生了仨儿女,大概是与当时的政策冲突吧?结果受到惩罚,被贬到单位图书馆。 薪水骤降,前程尽毁。 人皆冷眼,狗都瞧他不起。 拖累到他在家中的地位,直线飙降。 苏妈妈是个不甘认输的人,为了争口气,就拼命压榨小女儿的生存空间,明明小女儿有望考上清华,但为了挤出钱来供大儿子留学,给二儿子找体面工作娶漂亮媳妇买大房子,不惜把小女儿的房间卖掉,强迫小女儿去读免费的师范。 但这些远远不够,所以夫妻俩合力继续挤榨刚读大一的小女儿,打谱要把小女儿的油给榨出来。岂料小女儿独立意识极强,拼命反抗。 ——结果,小女儿遭到驱逐。 赶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 最终,这户人家的两个儿子,幸福到飞起。而小女儿却差点饿死,幸亏运气好,得遇贵人扶助,总算替自己争得方寸立足之地。 就是这样的家庭,就是这样的父母。 ——所以好多人困惑,就这样的人家,还“都挺好”? 那不好的家庭,该有多可怕? (06) 当苏爸爸被贬斥到图书馆时,实际上正是他们家庭翻身的大好时机。 图书馆是个人秘密练功的地方,藏着无尽的智慧秘笈。许多大人物,都是从图书管理员起家。设若苏爸爸真的为家人着想,就会花点时间学点本事,无论他想训练自己的什么技能,三年有成,五年就可以籍此安身立命。 苏爸爸也的确是这么干的。 他花了何止是五年——他花了整整一辈子的时间,偷偷给儿女记账。 剧中有个镜头,二儿子看到他记的账目,惊呆了,失声问道:爸,你可真行,连小时候给大哥买过一串糖葫芦,你都要记下来,那串糖葫芦,可是全家人吃的! 苏爸爸悲愤回答:我和你妈没吃! ——这就是曾被逐出家门,险些饿死的小女儿,念及亲情回来帮助父亲,结果却惹来灾难的因由了。 ——她在替父亲的习惯付出代价! (07) 精力和时间,如果不是用在有益的方面,就会消耗在无益的方面。 如苏爸爸,那么漫长的一生,他由任自己的认知停留在婴儿时期,不学习不读书,不结交有益之友,只是每天拿着小本本,躲在儿女的身后,一笔笔的记着账目,盘算着让儿女超值归还的那一天。 在这样的父亲面前,什么道理都不再管用。 因为他的既有生活惯性,会拖着你走上一条必然之路。 (08) 人的努力与欲望,是个固定值。 如果不努力做点正事,就会闲极无聊,内心的欲望就会如废园杂草,肆无忌禅的生长。 越是无所事事的人,脑子里的欲望就越是难以控制。 相反,努力的人大脑专注于做事,就没多余的空间,运行欲望软件了。 由于苏爸爸荒废了自己一生,导致他的欲望强烈到了怕人的地步。 为了满足他那压抑了一生的欲望,他不停的嚣闹,肆意挤压儿女的生活事业空间,导致大儿子失业,二儿子婚姻陷入危机,三女儿生活事业甚至人身安全大受影响。 这等于一家人,来填苏爸爸自己人生挖出来的大坑。 但欲壑无穷,却又如何填得满? (09) 原谅我一生放纵无羁爱自由。 一切的麻烦,都始于年轻时的苏爸爸,把时间精力投放到了错误的方向。 ——这种时间精力的投放方向,就是人生习惯。 那要如何做,才能把时间精力投放对? 第一个,认真审视自己的欲望。 许多人说:我只想做个路边鼓掌的普通人……再说出这种昏话,先抽自己俩嘴巴! ——这是你的人生,你坐在路边给谁鼓掌? 你的人生只有你。 你是由欲望与努力构成,努力升上去,欲望就降下来。不肯努力,就如剧中苏爸爸,屁本事也没有,但欲望却强烈到了怕人,拖着儿女的一生,替他的狂妄埋单。剧中苏爸爸好歹有三个儿女,说起来也算是资源充足——你那于暗夜中疯狂增长的欲望,只能指望自己! 第二个,点滴开始,培养自己的好习惯。 先学读书,哪怕每天只翻半页,而且翻到一半就睡着了,那也要强迫自己翻阅。 别说努力没用——那是你没用! 多少人靠读书改变了命运,你死犟到底,又有什么意义? 读书只是一个方面,审视自己的天赋特长,或是爱好。只要专注,三年就是行内人士,五年就能安身立命。 第三个,结交事业朋友。 一个人的价值,是他的朋友的价值平均线。 网络时代,打破了人际界限,所有那些有可能帮助你的人,只须敲敲键盘就能够找到。而当年我们的先祖,为了求知求学,往往会把一生的多半时间,花费在坎坷崎岖的山路上。这虽然是我们的幸运——但更多的,还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你选择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这就是人生。 (10) 改变我们命运的,不是道理,是习惯。 有着良好习惯的人,纵落入人生低谷,只要依循自己的习惯前行,读书,学习,交益友,练成几样拿得出手的技能——那么他的人生,就会化险为夷,平平安安度过难关。 习惯不好,哪怕家人再体谅,再宽谅,再让步。但你的努力,填补不了别人挖出来的坑,反而会因为你的纵容,生出依赖之心,让这个坑挖得更深。 人是惯性的动物,一生遵循着习惯行事。 我们一生面临的压力,来源于不良习惯与现实的落差。幸好人生每天都在成长,都在改变,积习不改的人,会花费一生,死命的固守着给他带来厄运的坏习惯。所以失败的人生最悲惨,他们付出的最多,最惨烈,但由于他们的初衷,只是为了守住坏习惯,所以最终得到的只是个坏结果。当然他们也哭泣,也委屈,感觉自己付出辣么多,却为什么这么苦?答案他自己也知道,所以坏习惯的人,普遍脾气暴烈,一旦说到问题的根子上,他就炸了,就哭着人艰不拆,他都已经掉坑里,你还非叫他爬上来,咋这么残忍涅?坚决不反思。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样耗尽自己的人生,就为了让自己痛苦一生,真有必要吗?阳明先生说,人皆有良知。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是笑一笑,放弃自己的愚妄和执念,从此做个正常人?还是一错到底,让自己人生陷入无尽悲凉?选择不过是一转念的事儿,一旦做出正确选择,我们的人生,突然间就会变得简单直白,变得岁月静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