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为何成流量?

 叶落知秋C9PD 2019-03-21

上海一位“流浪大师”火了。其实在他之前,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流浪大师火过,最近抖因上还有一位西安卖画的流浪大师,和这位观感很像,其文化底蕴也是出口成章。

但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活跃着无数的网红、微商、吃瓜网友,上海版的流浪大师瞬间就成为了顶级流量,大师本人很快就受不了了,作揖恳求大家放过他。

最受不了的是被编造出很多谣言,什么毕业于复旦、妻离子散……即便尊为大师,但很多人依然相信他不正常,一定是受了什么重大刺激,才成为流浪汉的。

大师本人否认了这种思路。大师本名沈巍,称自己既非名校毕业,也没有结过婚,当初是个普通的公务员,仅仅因为崇尚节约的执念,并在单位收集垃圾的习惯,而被视为异类,被迫离开了岗位。后来也得不到家人和社区的理解,把他强送精神病院,与家庭和社会反复冲突之后,最终抛弃一切流浪街头,一心从事他钟情的垃圾分类事业,其他唯一爱好就是看书,从而积累下满腹经纶。

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读书多不等于有文化。流浪大师之所以爆红,是因为反差。世上的流浪汉多了,世间的大师也不少,但是两者在社会的生态链中,一个顶端,一个垫底,几乎毫无交集。沈巍也不认为自己达到了大师的水准,但是流浪汉只要有点文化,便会令人啧啧称奇,这实际上是人们的成见在作祟。

支撑流量的另一个因素,是网友自行脑补的想象,譬如“大隐隐于市、少林扫地僧”等等,其实,武侠小说看多了,这才是病。流浪大师其实是个简单的人,可能比一般人偏于执着,但是远比一般人要简单。简单并不是病,脑子里弯弯绕太多了,才是病。然而在现实中,被冤枉关进精神病院的,却往往是简单的人。

还有一部分,在这个流浪者身上寄托了自己所欠缺的勇敢。其实在这个畸形的社会中,人人都很压抑,很多时候都想去尼玛底一走了之,但是左思右想之后,还是选择了妥协。房子票子老婆孩子,这是一个人全部尊严的维系,叛逆者绝对会被社会施以最严厉的惩罚。

还有很多草根在他身上寄托了自身的不满,譬如“大师在民间、小丑在殿堂”等等评论。现实中的逆淘汰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不敢把上位者拉下马,哪怕真的是小丑,而只敢把下位者捧起来,哪怕他并不是真的大师。我们哄抬的越凶,就越暴露出我们面对权力的怯懦。

一次偶然的逆袭,并不能改变这社会一贯性的势利。反正正经人,你不能两头都不沾,要么当公务员安安稳稳,要么做生意捞点钱,要么老老实实上班买单,当流浪汉都得身怀绝技才配得上正眼,否则只能被家长斜眼睥睨之后用来教育子女: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捡破烂……估计沈巍本人以这种角色教育过的孩子也成千上万了,直到二十年后开口讲话,又以另一种姿态震撼了青年,可能正是当年被他耻辱教育过的那批小孩。

流浪大师这个案例,如果稍稍偏一点,就会扭转为另一个画风,譬如:大学生受刺激流落街头,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网友曝光后民政局救助、父子相认、同学捐款、希望他重回正轨……这样的剧情真的不少,区别在哪呢?幸亏流浪汉饱读诗书、伶牙俐齿,能清晰地阐述自己的理念,并果断拒绝了所谓救助帮扶,才逆转为大师,成了正能量。

人们从来没有给流浪者尊重,也从来没有尊重过另类的选择,像这样开头在人生正轨后来出轨的,尤其无法得到理解和容忍,甚至会遭遇更多的攻击,譬如“逃避、不负责任”等等。别说那些深山隐居的被骂,就连钟情于正经事业也被嘲讽。譬如广州有位街头栋笃笑艺人,辞职六年花光积蓄,每天只挣30元依然矢志不渝,就被很多网友无情羞辱。

上海流浪大师赢在哪里?就是比普通网友多读了一点书,又是冷门的古文经典,恰好涵盖了现代青年的知识盲区,把你教训服了,也就成大师了。这反射的其实是对面这个文化沙漠。如今不论大学生还是研究生,是只有技能没有文化的,毕业之后也不会补习什么经典,而只会恶补股市、金融、管理、成功学等等,这些对挣钱有用的东西,在文化上,都是垃圾。

有些人捡的是垃圾,读的却是精品,而有些人浑身名牌,读的却是垃圾,到底谁更可怜呢?

这是一个单极化社会最普遍的冲突。人人都在追名逐利,无法理解有人特立独行。人人都在权力和金钱的役使下忍辱负重,反而看不惯有人与这个世界对抗,撂挑子走自己的路……所以究竟是谁有病?

作者:纸上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