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科学是战争的酵母?

 铁血老枪 2019-03-21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近代与现代战争绝大多数是由科学引起的。

西方殖民地运动就根植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换使能源及其辅助资源身价倍增,侵略与掠夺变为成本最低的获取方式。一度殖民行为与工具理性沆瀣一气,先下手的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利用工业化制造枪炮,为进一步侵略与掠夺创造条件。

当后进国家效仿先行者发展科学,活用热力学一定律的时候,战争终于不可避免。

为什么说科学是战争的酵母?

战场上的士兵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战争最频繁、最惨烈、死人最多的世纪,同时也是科学空前发展的世纪。20世纪规模最大的两场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一战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二战,全世界一共约7000万人死亡 ,全世界一共约1.3亿人受伤。加上墨西哥战争、巴拉主——玻利维亚战争、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印巴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尼日利亚内9战、两伊战争、巴以战争、海湾战争等,死亡人数以亿计。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么大代价来的并不是和解,而是人与自然资源更加尖锐的矛盾,资源富有的国家或地区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比如盛产工业血液——石油的中东地区,时至今日一直战火不断。

为什么说科学是战争的酵母?

原子弹

科学与现代化一样,也同时在两个路径上展开:对外侵略与征服,对内则为国民提供福祉,改变其生活方式。人类有两个永远不会更改的习惯:其一,顽固地保持民族性;其二,模仿其他民族,改变自己的习性。正是这样两个互相对立的习惯不可避免地导致冲突,引发战争。科学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思想、信仰,一部分人喜欢这种改变,从容地接受它;还有一部分人厌恶这种改变,不情愿接受。这两部分人必然产生冲突。这也是世界战争连绵不断的原因。挑唆战争的不是种族差别,而是科学。

为什么说科学是战争的酵母?

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

战争是人类的敌人,人类却不得不用它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仅仅就这一点而言,人类倒退了,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往往可以用非武力手段避免战争的爆发。在科学主义的今天,没有一个东西能与科学并驾齐驱,科学是唯我独尊的,它要干什么,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法国学者保罗·里科尔否认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说法,他的理由是,科学无国界,任何科学发现迟早会传播到世界各地。他遗忘了一个重要情况,那就是占了科学先机的国家未必甘心以和平方式传播与普及科学成果,未必甘心让世界共享属于自己的科学成果(如制造原子弹的技术)。科学或是欺凌自然,或是欺凌弱小民族,或是欺凌非科学,绝对不会甘心黙黙无闻。科学就是一把双刃剑,造福全人类的同时,也在给全人类制造灾难。我们人类必须得拿出智慧,好好掌控这把威力强大可以毁天灭地的利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