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是一个很常见的中药方剂名,很多人都会用归脾汤来补身体。因为归脾汤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以及调经,治疗健忘失眠等功效,也因此,归脾汤成为了健脾益气的中药良方。 先来看看组方: 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说一说归脾丸都可以调理哪些症状: 1、归脾汤可调理心脾两虚 由于心血不足,脾虚不运而出现面色萎黄,食少倦怠,气短神怯,怔忡、健忘、少寐等,治宜补养心脾。 2、归脾汤可调理脾虚腹泻 由于脾胃虚弱,而出现大便时溏,水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等,治宜补气健脾。 3、归脾汤可调理气虚崩漏 妇女因气不摄血,血海不固,致成崩漏之征,出现骤然血崩或淋漓不绝,色淡红,质清稀;精神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等,治宜补气摄血。 4、归脾汤可调理严重贫血 大病或失血之后头昏眼花四肢倦怠,精神萎靡,面色萎黄,治宜补气生血。 5、归脾汤疗脏腑机能衰退 由于内脏功能减退,而出现内脏下垂,精神不振,气短懒言。纳少神疲,四肢乏力等症,治宜补气益脾。 6、归脾汤可调理神经衰弱 长期休息不好,用脑过度出现夜寐朦胧不沉,易醒,心季怔忡,面色不华,倦怠无力,食欲减退等,治宜补益心脾。 7、归脾汤可调理病后失调 病后调理不当、头昏眼花、倦怠无力、心悸、面色无华等,治宜补气生血。 8、归脾汤可调理体质亏虚 由于素体虚弱,出现头昏神疲、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脉虚弱无力等症。治宜补气养血。 临床上归脾汤有利于修复脾胃功能。而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 1、神经衰弱。归脾汤治疗气血两虚的神经衰弱,耳鸣、失眠及精神倦怠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痊愈后,极少复发。 2、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归脾汤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效应,可治疗气血两虚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3、更年期综合征。用归脾汤治疗气血两虚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有显着疗效。 4、脑外伤综合征。以归脾汤为主辅以西药,治疗脑外伤综合征。 5、冠心病。用归脾汤治疗气血两虚的冠心病,效果良好,心慌、胸闷、胸痛等自觉症状消失,食欲明显增加,心电图显着改善。 6、缺铁性贫血。归脾汤对气血两亏所致的贫血,如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昏头痛、体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等症,亦有明显的效果。 7、胃十二指肠溃疡。归脾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8、顽固性失眠。应用归脾汤加味治疗气血两虚顽固性失眠。 身体诸多表症皆发于五脏,五脏不安就会导致:心肾不交,肝火郁结,脾胃虚弱,血不足,痰热上扰等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耳鸣,心慌气短,胃胀,便溏,盗汗,湿热郁结,痰湿不化,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等五脏相关症状,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