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配位,自然留不得..... 前几天,微博上有条热搜,让一众大学生感到了后背一阵发凉:#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被退学#退学原因均为: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广州大学宣传部人员称,这是按照研究生学习管理规定作出的决定,会由学院通知到学生个人。 来源:新浪微博 关于考研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有多么的不容易,很多网友也在评论:好不容易考上的,却不好好珍惜。注会菌只想说:“这真的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啊,简直就是自己要把自己废掉的节奏啊”。 其实,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去年10月份,华中科技大学的18名本科生,因为学分不达标被转为了专科生,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对此表示肯定,他说现在大学里,有些学生醉生梦死,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天天打游戏、谈恋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不只是华中科技大学,近日来不少高校都开始一改往日“严进宽出”的模式,给大学生拿证“增负”。 比方说云南大学要求学生的平均分必须达到70分才能拿到学位证...... 前段时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发布通告,决定对学业成绩没有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进行清退。另外,还有40名学生留级。 这是说得好听的,现实一点说,就是开除了22名学生。 原因不是违法校规校纪,也不是闯了大祸,很简单,考试不合格。 好不容易“专升了本”,现在又来了个“本转专”,听上去是不是像极了我们CPA考生“非执业转了执业”,“执业又要转非执业”的感觉。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执业和非执业之间,只是一种就业模式的变化,并没有证书等级差异。 成绩不达标,本科变专科,更像是那些考核不达标,被吊销了注册会计师证书的执业人。 接下来,注会菌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提醒各位CPA考生,花几年的时间考出CPA不容易,如果因为“不达标”被吊销了执照,结果就是得不偿失。 “执业和非执业的互转” 很多CPA考生肯定听过两个词,一个是执业注册会计师,一个是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其实这两个词和“本转专”“专转本”完全不一样。 首先,CPA考生只有考完专业和综合阶段的所有考试,拿到全科合格证以后,才能申请成为中注协的非执业会员,就相当于一个身份认证一样。 想成为执业会员,还必须有两年的会计和审计师事务所的工作经验,然后经所在的事务所申请后,从非执业会员转为执业会员。 那么互转是怎么回事呢?也就是说,执业会员只能在事务所执业,当不在事务所执业以后,就必须申请转成中注协非执业会员,取消审计签字权。 所以说,执业和非执业之间只是性质的不同,有没有签字权的不同,和“本转专”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注册会计师被吊销证书” 还有一种就是因为各种不当行为,注册会计师被吊销CPA证书,这种现象就类似本科生被取消了学士学位,降为了专科生一样,注册会计师的身份也被取消。 比方说,2014年,三门县两家茶叶合作社向该县山区办申请了财政补助资金,通过伪造材料、假发票等手段,做了假的财务报表,由某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结果,该注册会计师知法犯法,在明知合作社可能是假发票以后,依然出具了审计报告,最终被吊销了CPA证书。 除此之外,2017年底,张某酒后驾车被判拘役,上海注册会计师协会撤销了张某的注册会计师,并且收回了证书。好不容易考出的证书,因为酒驾就没有了。 考CPA证书和高考一样,都要经历至少三四年的努力,才可能换来现在的成绩。但一不小心到手的学位就不见了,到手的证书也不见了。 “什么情况下会被吊销证书” 其实,CPA证书在几种情况下都会一不小心被吊销,简单概括就是,没有在其位谋其职,没有承担一个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1、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要被吊销CPA证书。 2、 受刑事处罚的,类似上面酒驾的小张,除了要交罚金,还要被吊销证书。 3、在财务、会计、审计等经济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被行政处罚或者是撤销职务的,都要被吊销证书。 4、自行停止执业注册会计师业务满一年的。 如果符合这些行为的其中一项的话,省注协都有权利吊销CPA资格证书。 2019年CPA备考之路开启 注会菌准备了CPA备考必备的 历年真题+重难点+思维导图+笔记+公式+教材+视频+讲义扫描下方二维码 回复:资料包 即可免费领取 所以说,任何行业都要有自己的淘汰规则,这样才能促进一个行业良性循环发展。如果把学生也论为一份职业的话,可能当今大多数大学生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太多人为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拼命考出了CPA证书,却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直接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很简单来讲,他们考证纯粹是为了钱。 但什么样的钱该赚,什么样的梦该坚持,什么样的日子该过,我想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标准,我们希望考CPA的过程是让大家沉淀自己的过程,而不是衍生浮躁的过程。就像从同一所大学出来的,有的成为了中流砥柱,有的却成为了社会毒瘤。 |
|
来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