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贵州安顺有一群人, 当地人说他们是少数民族, 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汉族人

 知耳尐爾後勇 2019-03-21

在安顺一带,生活着一群衣着服饰、生活习惯、口音都与当地居民明显不同的人群,但他们并不是少数民族,而是“老汉人”,被称为“屯堡人”。

在安顺的天龙古镇,有着这样一首诗:“应天策马驰黔中,戍边息戈重商农。烽烟远逝屯堡韵,千载犹存大明风。”这首诗道出了屯堡人的身世和背景。

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发动“平滇”战争,为统一大明天下,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的一道圣旨将征南将军傅友德麾下的数十万来自江南的帝国军队留在了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他们在贵州安顺周围近百里的大山中戍守边地,建立家园。

30万南征大军义无反顾背井离乡,从江苏、安徽等地出发,一路攻克,奔向西南。战争的硝烟散去后,军士屯田戍边,并让他们的后人也扎根西南边陲。

至今,安顺屯堡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20余代,现有族裔100余万人,形成了数百个屯堡村寨。600年沧桑岁月里,他们未改江南乡音,未变江南服饰,一代代传承着江南汉民族文化,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化样本。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的大明屯堡人,他们的故乡在江南,在南京。

当时的安顺拥有大片的良田大坝,加上“开一线以通云南”的地理优势,安顺成为大明军士最理想的聚集地,在安顺境内近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即聚集了300多个大大小小的村寨。屯堡人在西南写就了屯田戍边的辉煌历史,也始终依旧保持着明清时代江南故地的生活习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