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日记八十八

 林海阳光养生馆 2019-03-21

1、耳朵有问题、耳鸣,先在对侧的合谷下针,嘴巴要一直张开,下针中间的听宫、耳门、听会,用插提法,不捻针,留针五到十分钟,看病的情况。

2、中风治疗的大穴:下百会,下廉泉(讲话有问题,大拇指纹头对着下巴,指尖对着穴位为廉泉,往舌根方向下针),下天突(帮助讲话,中风后祛痰用的,针倒过来对着胸腔方向下)。下前顶(加强百会的效果),中风一般先下健侧后患侧,下右手的肩俞、曲池、外关(或者下合谷,手指不能弯曲就下合谷)、胃经的足三里、胆经的风市穴、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髓会绝骨,脑病治此),患侧同样下针。舌头发音,语言恢复:中医认为心为舌,舌为心表,下针巨阙,约一寸,心和小肠相表里,下小肠募穴关元。

3、车祸全身瘫痪:下百会、廉泉、天突(祛痰),先下健侧,合谷、外关、曲池,肩俞,下巨阙(脑部的问题一定要治心,心藏神),下小肠的关元穴,下足三里(让肌肉有力,肌肉长回来,要有胃气),下风市(要下到骨边才有效),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下涌泉(一般急救时用,下针要快,针的力量会透到脑部,神志恢复得快)。手红肿有淤血,在中指关节与食指关节、食指关节与无名指关节的中间下针,留20分钟起针时一般用泻法,希望出一点血,气循环回来,不要按针孔。下脑后的风府(对着舌根方向下,中风大穴,可以让病人讲话讲得更标准),下肺俞(让病人肺气旺,能发声)、心俞,心、肺管上焦,治心肺可以让语言能力、听力、记忆恢复,下灵台(督脉,直针下)、督俞(向外斜刺)、肾俞,下肾经的募穴京门(加强肾气,肾主骨,肾主水,主记忆、脑髓),下脾俞(管全身肌肉,下阴谷(肾经本穴,增强委中效果)、委中穴(膀胱经的母穴),下承山穴(让脚有力,下针一定要碰到对面骨头才有效果,下到骨边才能引到肾气)。

4、半身瘫痪或中风:一般先下健侧再下患侧,中风大穴一般平补平泻,下肩俞后左右捻转,引到气就好即平补平泻,下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的母穴,可以做补的手法,用插提法,慢慢提起来,很快按下去;也可以捻转法,顺着经络快转,慢慢转回来),下合谷(无所谓补泻)、外关(不做补泻)、风市、阳陵泉透针阴陵泉、足三里、胆经的母穴俠溪(迎随法补泻,随着胆经走向下针,往脚尖斜刺,再用捻转法做补,最后再提豆许)、涌泉(肾经的子穴,也可以用然谷来代替,因为病人比较严重,直接下涌泉),下天突(祛痰,用一寸针对着胸腔下针),下巨阙、关元(两个一起用,就是导引的方法,心脏的跳动、心肌梗塞、心脉不整当场会恢复)。心痛时同时下天突、巨阙、关元。

5、左边面部中风,先下左侧的合谷(面合谷收,有止痛效果,对青春痘也很好),右脸地仓透颊车、太阳穴、阳白透鱼腰,病人中风时间长,为虚,下左脚阳明经的母穴解溪,用指甲切开,从筋中间下针,用迎随法补。

6、环跳痛,在耳朵上找到压痛点,用酒精棉花擦一下,再用干棉花插,然后用镊子夹着耳针埋上去,冬天可以留针七天,夏天五天。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