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子越来越宽敞,以前“想都不敢想” 20、70和100的故事

 李步文 2019-03-21

乘坐电梯下楼,一出院子就是宽敞的并州东街,去逛迎泽公园步行几分钟即到。一年来,与太原解放同龄的赵佛良大爷和老伴,已经习惯了这样悠闲而舒适的生活。发外链工具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他和妻子虽然告别了租房,但也只能挤在20平方米的平房里,为了取暖,不到冬天就早早开始打煤糕。1990年,在熬了十几年后,一家四口才搬进7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虽然没有客厅,但儿子和女儿总算有了各自的房间。去年,老两口回迁,拥有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楼房,上下楼都能坐电梯,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平 房

赵佛良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家在东岗路。1967年,他在太原化肥厂参加工作,五六年后,他结婚成家,为了上下班方便,便和妻子租住在单位附近的金胜村。1974年,单位分配了宿舍——20平方米的平房,里外两间,夫妻俩这才算有了自己的家。

在这里,夫妻俩生儿育女,平房虽然不大,却承载了一家人美好的回忆。

让老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平房时期的冬天。

那时候,没有暖气,没有煤气,每年10月份,左邻右舍就开始相互照应着打煤糕。原料就地取材,厂里烧焦炭后残余的焦粉废物利用,再掺些烧土,便是冬天取暖做饭的燃料。

挑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约三五同事,有的挑土,有的担水,有的和泥,有的脱模……煤糕打好后,再晾晒两天,收进门口搭起的棚子里,一冬天就不用发愁了。

当时没有自来水,吃水需要到四五十米外的公共水龙头去接。冬天的早上,水管经常会冻住,几个人拎着茶壶用热水浇一会儿,才能解冻。每天挑两担水,一小水缸,供一家人吃饭、喝水和洗漱。

家里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冒着寒风去公共厕所排队……

那时候,厂里只有老资格的职工才能住上楼房,赵佛良一家当时的愿望就是:啥时候能搬进楼房,有厨房有煤气,有自来水,还有卫生间……

楼 房

1990年,工作了20多年的赵佛良,在单位分到一套单元房,70多平方米,两间半。

这套楼房建于上世纪50年代,虽然是老房子,但质量过硬。这对一双儿女已经日渐成人的赵佛良而言,简直就是及时雨。

搬进新家,儿子和女儿有了自己的房间,这样的“奢侈”让孩子开心得不得了。赵佛良和爱人省吃俭用,慢慢添置了立柜、平柜等新家具。

不用再穿着厚棉袄在厨房忍受烟熏火燎,干净整洁的卫生间让人舒心,大家彼此也都有了独立空间,一家人的生活开始“讲究”了。

在这套楼房里,两个孩子相继考学、参军、成家。

新 房

后来,赵佛良家在东岗路的老房子拆迁,2018年,回迁房交了钥匙,老两口看了新房子后,立即决定搬家!

新楼房在并州东街一个新小区,100多平方米,小区环境好,上下楼有电梯,对古稀之年的他们最是方便不过。

回迁后,一直生活在城乡接合部的他们,感受到了闹市区的繁华与便利。

出院门顺着并州东街往西走不远,就是迎泽公园;家附近就有超市,生活用品随时可买,蔬菜水果也是随吃随买。3次搬家,面积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以后的日子会更好!”赵佛良老人如是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