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捕捉成长的每个关键期

 昵称51443404 2019-03-21

推荐课程《感觉统合》、

《解读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捕捉成长的每个关键期》

                            ——翁亦奇

        任何生物生长都有一定规律,七坐八爬九出牙;三岁会抢、四岁会让、五岁会分辨;六岁孩子才会懂得分享;两岁的时候让孩子多看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五岁时让孩子多讲,这个时候孩子大脑语言区飞速发展。

一、成长四个阶段

1.婴儿期(0-3周岁)跟孩子建立安全感

        这个阶段最重要阶段,家长最关心孩子身体,身体最重要器官是大脑。尤其第一年非常重要,感觉统合是大脑发育的基础。不要像养猪一样的养孩子,感觉统合很重要,比如抚触。 

这个阶段,孩子重要特点:重复、模仿

家长要做的重要事情:环境、陪伴

2.幼儿期(3-6周岁)

         6、7岁大脑重量已经接近成人水平,语言发展很快,词汇量已经达到4000多个,思维想象能力飞速发展,能够重复讲故事,情感情绪非常丰富,能够记住生字,认识男女不同。这个阶段科学培养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自信心以及培养良好重要阶段、注重个性教育形成良好性格。

这个阶段孩子重要特点:探索、思考

家长要做的重要事情:放手、引导

3.学龄期(6-12岁)

        孩子开始要上学,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语言理解能力非常强,但是可能注意力比较难以持久,通过想象方式掌握课文,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个性品格以及品质在成长,能够明辨是非知道对错,对自己评价,心理也会走向成熟。培养孩子品质的最佳时期。

孩子的重要特点:交往、创新

家长要做的重要事情:立志、激励

4.青春期(12-18周岁)避免孩子叛逆

       孩子身体发育加速,第二性征发育,性意识萌芽。心理发育飞速发展,抽象思维主要的,认识事情不是单凭经验,有理论依据。要求得到尊重,希望得到别人认可,但是又不希望限制,作为父母多跟孩子沟通。

孩子重要特点:自主、自强

家长要做的重要事情:支持、认可

二、成长敏感期(31个)

敏感期:儿童在每个特定时期对某个事情特别感兴趣,别的事情都不管。

1.光、味觉、口腔敏感期(一岁之前)

光:建议看黑白图、光线不要太强

味觉:填辅食注意清淡

口腔:八个月左右,这个时候喜欢把很多东西都往嘴里送、吃手。

2.手部敏感期(一岁)

一岁:喜欢扔东西,锻炼手部,这个时候不要限制,最好拿个桶。

一岁多:喜欢撕纸、贴纸、扣包装纸、撕包装纸。手部精细动作的初期。

3.语言敏感期(两周岁)

语言特点模仿,看着爸爸妈妈口型说话到突然说话。这个时候尽量跟孩子多互动,帮助孩子创造语言环境。这个时候谁带,孩子说话会像谁,包括走路。

4.自我意识敏感期(三周岁)

认识自我敏感期,最重要的敏感期。特点这是我的、我要,如果动了孩子的东西,孩子就会生气。不要强迫孩子分享东西。就会他会觉得我的东西不是我的,你的不是你的,会出现抢东西现象。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做一些事情,就让孩子去做。孩子之间有摩擦,尽量不要干涉孩子,不了解自己能力,让孩子在体验当中认识自己。

5.行为习惯敏感期(3周岁)

这个时候自我意识觉醒,什么事情都愿意自己来。这个时期建立规则,一定说到做到坚决不能出尔反尔。很多习惯做到21次就会形成习惯,这是孩子自律的关键,督促养成习惯。在幼儿园怎么做,在家里怎么做。

关于建立规则推荐课程《爱与规则》

6.逻辑思维敏感期(4周岁)

从问是什么到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觉得烦,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这个时候回答的越认真,以后孩子读书越好。有时候孩子明明知道答案,孩子还会故意问家长,这个时候家长反问,你说呢?不是你讲,而是少讲、多问、多听。

7.学习认知敏感时期(5-7周岁)

陪孩子看绘本,用指读的方式,少量字的绘本。孩子只是对字整体形象,请不要说偏旁或者让孩子写。

8.绘画音乐敏感期

音乐应该陪伴孩子一生,音乐听觉艺术、绘画视觉艺术。这种陪伴是对孩子对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每天要跟孩子做的事情音乐、阅读、运动

9.社交能力敏感期(5周岁)

从单一到多个,这个时候孩子不喜欢粘着家长,家长可以经常跟孩子聊聊孩子的社交情况。帮助孩子处理好社交关系。

以上只是部分敏感期,了解更多推荐书籍《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

三、成长过程的叛逆期

  1. 自我意识(三周岁)

    很多事情想自己来,这个时候建议家长不要命令孩子,多做提醒;多让孩子做选择题,让孩子自己选择。

  2. 上学后,孩子觉得自己可以独立(7-9周岁)

        多跟孩子沟通

 3.青春期(12-15)

         生理成熟。心理没有成熟。多参与、多认可。

爱而不宠、定而不让、交而不教、带而不代

                                      ——翁亦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