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日记七十五

 林海阳光养生馆 2019-03-21
1、大椎外开五分是定喘穴,浅针,灸也很好。

2、补泻手法一般用迎随法、捻转法,比较强的是插提法,加上呼吸就更强,最强的是烧山火、透天凉。病人大虚,元气大伤,灸比针好。灸足三里、膏肓、中脘。

3、止血截法,在出血口上下一寸的地方下针,先下上面。

4、脚后跟痛,下针水渠、仆申、大陵穴,一般是肾虚引起的,针复溜、肾俞、京门,金匮里用药是六味地黄丸。脚凸骨,化骨用川穹,打成粉,用棉布包起贴在凸骨的地方,也可用针报刺。

5、透针,金属肺,肺主气,针灸是在行气。透针的效果比两针的效果好,为了沟通阴阳,使阴阳平衡。比如外关透内关。

6、五十肩,手不能往前抬是大肠经,手不能往后折是小肠经,手不能往上抬是三焦经,在相应的经络上治疗。如果没办法解决,用条口透承山。如果还痛,用火罐在肩上吸湿。

7、正常人的气血是气与血隔六寸。气如果跑太快,脉跳就会很快,是热症,需要把气散掉。还有真热和假热,真热会口渴,假热不会,针灸上实热用子穴泻,假热用母穴补。

8、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如果病人太虚,需要先强土,让病人胃口大开。

9、保养眼睛的方法:肝开窍于目,瞪大眼看远处的绿色植物;练五脏排毒法时,发“嘘”时要瞪目;还可以将合谷(气穴)对搓发热补眼睛的气。

10、四肢关节、肌肉的痛,偶尔痛为虚,持续痛为实。虚证下针后,由虚转实证,说明治疗由里转表,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11、润动(眼皮、肌肉持续跳动)是土不能制水,水累积在皮肤,造成润动,只要消导就好了,下针脾经的阴陵泉、三阴交。

12、心脏病三针:关元、巨阙、天突,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可以了。心律不整时,下关元效果最好。

13、灸也有补泻,快吹为泻,慢烧为补。灸完后不要喝茶,喝茶会解灸,十天后再喝;针完不要喝酒、吃辛辣的东西。

14、肚子大减肥,可在天应上下针,也可灸石门、阴交,但有绝育风险。

15、中风昏迷的病人,急救时,用十宣放血,或下人中、涌泉,如果醒过来就不要再放血了。

16,针灸治疗中感冒,治感冒不会引起入里,可在少商、商阳放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