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潇洒,那就真的避不开李白,这个在诗词史上光彩熠熠的诗人,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呀。关键是,他的诗歌,读来还真就让人觉得气势恢弘,潇洒万方,这大概就是所谓盛唐气象的由来吧。 你看—— 他的《江上吟》有: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李白诗中自带一种无法忽视的底气与傲气,或许正因其才华纵横,才有这样澎湃的自信:我趁着酒兴下笔挥就,就连五岳也要为之震撼,作成诗歌傲视沧海。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襟呀!没这个自信可不敢吹这牛… 再看最后二句,亦是潇洒到极致:这世间,如果功名富贵都能够常在的话,汉水恐怕也应该改道西流了吧。人所共同追求的功名富贵在这里如同浮云。 再来《侠客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怎一个潇洒了得啊。真的是就怕大侠有文化。 呐,说了李白,苏轼也不得不说。这个好多好多人都喜爱的词人,潇洒的词句那也是比比皆是: 《定风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时不时的,下面这句也在脑海里蹦跶: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希望我老去之时,亦能无惧年龄老去、时光流走的悲哀,有着: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心态。不知道为何,读到这句,总有种“逆天改命”的雄浑气魄,丧丧的心态瞬间跑光。 除此,我还想说啊——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是道路尚远且艰辛、激荡人心的潇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仰天长笑、慷慨赴死的潇洒;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潇洒;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纵心自然的潇洒; 而陶渊明“种豆南山下”,却收获“草盛豆苗稀”,即使如此,却依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地从早干到晚,我也觉得字里行间很潇洒呢。 王维在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是再潇洒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