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冰川之父”施雅风先生诞辰百年系列活动举行

 老王abcd 2019-03-21

“施雅风先生对我国冰冻圈科学等学科的奠基和推动作用、在地球环境科学领域的科学建树以及在整个地球科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2019年3月21日(今天),是享誉海内外的地理学家、中国冰川学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的施雅风先生诞辰 100 周年纪念日。20日,为缅怀和纪念施先生,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施先生的学术思想,研讨冰冻圈科学相关研究进展,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工作局、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纪念施雅风先生学术思想暨冰冻圈科学研讨会”在兰隆重举行。我国地理与地貌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李吉均院士,水文水资源学家刘昌明院士,冻土学家程国栋院士,地理学家秦大河院士,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姚檀栋院士,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赖远明院士等6位院士莅会,来自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大气物理所、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地球化学所、地球环境所、成都山地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来自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和全国18所高校地学和冰川学界的百余位学者,以及施先生的亲朋故旧、学生、家属纷纷前来参会,追忆先生。同期举行了《施雅风先生年谱》和《施雅风先生手迹》两书首发式。

施雅风先生(1919.3.21—2011.2.13)是享誉海内外的地理学家,其科学思想和学术成就开创了中国地理学的新纪元,也为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施先生是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是中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领导并推动了我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冰雪灾害、第四纪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统发展了冰川学理论,为我国冰川科学跻身世界冰川研究前列奠定了基础。 施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行进在冰原雪域40多年,踏遍祖国60多条冰川,从无到有,把中国冰川冻土科学推向世界前沿。他的一生学识卓越,容纳百家,著作等身,明静淡泊,正直刚毅,诚而有信,为学界楷模。施先生有着一位大师所应有的一切品格:渊博的学问,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见地,高尚的节操和儒雅的文风,令人折服。作为科学家,他既有远大理想,又有务实精神,始终以服务国家建设和发展为己任,改革创新,在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施先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更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

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孙鸿烈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专为《年谱》和《手迹》两书作序,并致电关注纪念会进展情况。20日,86岁的李吉均院士坐着轮椅、吸着氧气,坚持参加完施先生的纪念会,向这位他所敬重的良师益友致敬。85岁的刘昌明院士自认施先生是自己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位老师。1958年4月中国科学院启动甘青综合考察,刘昌明在与施先生接触的过程中,感觉施先生对年轻科研工作者既关心又和蔼,“非常虚心,经常与学生一起研究问题,对学生提出的创新非常重视。我在河西走廊做的几项研究他都非常支持,还给我指明了一些研究的方向”,他的为人和为学都是“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的方向”。

程国栋院士说,施雅风先生是老一辈我国地理学界的泰斗,不仅因奠基和发展我国现代冰川研究而被国内外誉为中国冰川学之父,还开拓了冻土、泥石流、海平面变化等多个研究领域。“就中国冻土研究来说,施先生的奠基和推进作用首屈一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他的带领下,中科院建立了冻土研究室,到1964年发展成了研究所。冻土研究的体系框架、人员招聘和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研究项目,无不是在他的主持下向前推进。虽然他的主要研究工作在冰川方面,但他仍然亲自带队前往青藏公路沿线进行冻土考察。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人才问题,因而他特别关注引进各方面人才。在他的努力下,至1966年,冻土研究室分成普通冻土、冻土力学、冻土热学、冻土物探等多个组,一大批青年学者聚集一起,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我国冻土研究的核心基地。“他亲自培养和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多达数十人。他大胆使用年轻人,即使初出校门的青年也能被委任研究组和研究室的负责人,让他们尽力发挥特长,在重压中锻炼和成长。”程国栋说,施先生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和合作。1978年经过特别的努力他得以率团参加国际冰川学术会议,从此打开了我国冰川研究与国外交流的大门。1983年,施先生率领中国冻土代表团出席了在阿拉斯加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冻土大会,这是中国冻土研究第一次成规模地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在这次大会上,中国与苏联、加拿大和美国一起发起成立国际冻土协会。施先生在大会上介绍了中国冻土研究的近况并作为中国代表参与了国际冻土协会的筹备工作。自80年代中期,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冰川学会和国际冻土协会等国际学术组织都一直有任职,施先生本人也先后任国际冰川学会理事和终身名誉会员以及国际冻土协会首届理事。“施先生除了主持奠基冰川、冻土、泥石流等研究学科外,他自己致力研究的领域也很多,都取得了重大成果。比如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冰川与水文研究、中国现代冰川基本特征、巴托拉冰川变化、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青藏高原隆升、中国海平面变化、乌鲁木齐地区水资源、中国西部环境与古气候、中国西北气候暖湿化转型,等等,这些成果或者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或者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秦大河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学委会和学部致辞,他说从冰川考察到冰冻圈科学,从1959到2019年六十年间,从青藏高原、南极和北极(地球三极)到云贵高原、长江黄河,从冰川冻土积雪、气候环境变迁到第四纪冰川、海平面变化等研究领域,处处可见施先生培养起来的学生和后辈们的身影。“追随先辈,实现理想,施雅风的精神代代相传,延绵不断。”

姚檀栋院士1983年进入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所攻读博士学位时,师从施先生。虽然施先生已离开八年之久了,但他却说,“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感觉,先生没有走……”。姚檀栋在兰大就读期间听了施先生关于巴托拉冰川考察报告之后印象深刻,施先生就成为他的偶像。他以“认真、严谨、创新、奉献、谦虚、童真”12个字来描述施先生的人格魅力。姚檀栋讲,他做施先生的学生所写的第一个报告花费了一周,施先生拿回去仔细看过之后批语“枯燥无味、杂乱无章”,以后再写报告,他总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下笔。施先生为人为学永远看到的是别人的长处。从1974年开始,施先生率队开展对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大冰川科学考察研究,深入研究,创立了“波动冰量平衡计算方法”,成功地为中-巴公路修建提出科学实施方案;1980年代中期,施先生组织了对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的大规模系统科学考察研究,并在1985年他65岁高龄之际,带领我们到乌鲁木齐河1号冰川考察,研究为解决乌鲁木齐市缺水提出了科学解决方案,将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施先生的一生都在创新,他研究冰川,提出“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施先生在病中,我去看他,故去前他忧心的是‘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贡献了!’”。“先生不抽烟、不喝酒、没有其他业余爱好,惟一的乐趣就是出野外、做科考、做研究。先生常说,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这是他一生科学考察研究的总结,也是他对后继者科学考察研究的期望。先生所铸就和所留下这种攀登科学高峰的探险精神和坚定不渝的科学信念不断激励我们后来人!所以先生没有走……”

赖远明院士谈及,2002年,他与董治宝评上“杰青”,在与青年科研人员的座谈会上,施先生提出要“写大文章”,考虑问题要复杂深刻,这在现在来讲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007年,施先生得知他正在申报院士,不仅把申请书拿来看,更是在路上指点,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他非常有帮助。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